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需要巨大勇气]
材料一 在民族危机日趋沉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摘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康有为屡次上书”中最为著名的是哪一次?
材料二 2013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村长”论坛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召开,参加论坛的各地农村基层干部学习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启迪激励世人,面向未来,再行开拓。
——摘自《新华网》
(2)指出第二段材料中“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的具体表现?
[改革彰显非凡智慧]
材料三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大家听了,面面相觑,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中国历史故事选》
(3)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主导的哪一历史事件?其真实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小平同志听说广东要“先走一步”,划了那么块地方老定不下个名来,就说:就叫特区嘛!陕甘宁就是特区。这句话很重要!有了这么个名就好办了。
——《中国经济周刊》
(4)材料中“广东‘先走一步’”是什么含义?列举出一处“划了那么块地方”的城市名称。
[改革勇于走出深水]
材料五 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态,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俄国在落后西欧近1个世纪以后,终于艰难地迈开了现代化的步伐。
——摘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解说词
(5)哪一事件使俄国“艰难地迈开了现代化的步伐”?
(6)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材料题:(共10分)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中国少数民族在中国境内实行自治权利,如何能说威胁邻邦呢?我们现在准备在坚守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亚非各国,乃至世界各国,首先是我们的邻邦,建立正常关系。”
—摘自周恩来的演讲
(1)通过材料准确判断,材料中的会议是指哪次国际会议?
(2)周恩来在这次演讲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会议的成功,其中“同”如何理解?
(3)周恩来的演讲中提到中国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是如何保障的?
历史不容忘记。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各种纪念活动相继展开,警示我们勿忘历史,远离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料统计表
战争名称 |
参战国 |
持续时间 |
卷入人口 |
参战人员 |
伤亡人员 |
直接经济损失 |
一战 |
30多个 |
4年多 |
15亿 |
0.7亿 |
0.3亿 |
1805亿美元 |
(1)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
材料二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
材料三1945年5月8 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战争结束了”的“战争”是指哪次战争?哪一组织的建立加快了这场战争的结束?
(12分)科技革命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社会的组织结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使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政治结构”是什么?是通过哪一文件确立的?
材料二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汽车跑起了,飞机飞起来了。
——川教版《世界历史》
(2)材料二中提到的科技成果出现在哪次科技革命中?让汽车跑起来的动力机是什么?
材料三一是酝酿已久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战后勃然兴起,为生产力的革命性突飞猛进提供了动力和方向,把生产力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上。这场新技术革命,使资本主义传统的产业部类得到调整从而焕发出生机,使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应运而生,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用。
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误时的迷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全国掀起了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开始流行列宁装等,“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
(1)据材料一,哪个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对我国影响最大?试分析出现材料一这种情况的原因。
材料二在 1956 到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前夕这十年的最初探索中,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对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理论准备,以及党在指导方针上存在着正确的、比较正确的和错误的两个趋向,社会主义建设一开始就经历着曲折的发展过程。
—— 吴于廑、齐世荣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2)据材料二,归纳社会主义探索经历曲折发展过程的原因。在这一阶段出现的失误有哪些?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 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3)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美国是一个特别的国家,它从大英帝国的母体中分离出来后,顺势而动,成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新问题是,由于法国进攻的危险已消除,十三个殖民地的独立精神正在不断增强。另一个新问题是,英国政府在获得巨大的新殖民地以后,决定加紧对帝国组织的控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美国革命》
材料二马克思说: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三“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总统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
材料四1980年,里根上台后实行 “新保守主义”。所谓“保守”是宣扬建国时期,尤其是体现在宪法中的传统的自由主义,主张联邦政府不干预人民、地方和州权限内的社会和经济事务。
——吴于廑、齐世荣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时北美十三个殖民地面临着哪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激化导致了哪一战争的爆发?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两种制度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哪一战争的爆发证明两种制度不能“和平共处”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所提到的八年前的“恐惧”是指什么?试说明他采取的行动及其特点。
(4)据材料四归纳出里根的施政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最大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