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管 仲 (12分)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病,不幸卒于大命,将奚以告寡人?”管仲曰:“微君言,臣故将谒之。愿君去竖刁,除易牙,远卫公子开方。易牙为君主味,君惟人肉未尝,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夫人情莫不爱其子,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君妒而好内,竖刁自宫以治内,人情莫不爱其身,身且不爱,安能爱君?开方事君十五年,齐、卫之间不容数日行,弃其母,久宦不归。其母不爱, 安能爱君?臣闻之:‘矜伪不长,盖虚不久。’愿君去此三子者也。”管仲卒死,而桓公弗行。及桓公死,虫出尸不葬。
(选自《韩非子·难一》。①矜伪:自夸、作假;盖虚:掩盖虚假。全句译意为:欺骗性的自我吹嘘,不要很长的时间就会被识破;掩盖真相、弄虚作假,不要多久就会被揭穿。)
下列句中的“而”与“管仲卒死,而桓公弗行”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黑质而白章 B.为坛而盟 C.拔山倒树而来 D.而乡邻之生日蹙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管仲临终前的劝谏表现出他的为人正直,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高尚品质。
B.管仲劝谏齐桓公要疏远卫公子开方,因为他不孝,得不到母亲的宠爱。
C.文段主要写齐桓公在管仲去世前询问治国的方法,这位春秋霸主不耻下问的行为值得肯定。
D.齐桓公没有接受管仲的建议,他死后齐国大乱,他尸体上的蛆虫爬出门外也没有人帮他收葬。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君言:                         ②开方君十五年:            
君去此三子者也:               ④桓公死: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2分)
译:                                                                   
(2) 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2分)
译: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
(3)公欣然(4)撒盐空中差可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一)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③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久,厚葬之风休矣。
【注解】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戮:侮辱。
(二)郑板桥,乾隆间知山东潍县。值岁连歉,板桥乃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①,有讼事,则右窭子而左富商②。监生③以事上谒,辄坐大堂,召之入,瞋目大骂曰:“驼钱骡④有何陈乞?”或命皂卒⑤脱其帽,足踏之,或捽⑥头黥面⑦,逐之出。一时豪富咸惮之,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则无算。
【注解】①平粜(tiào):平价出卖粮食。②右窭(jù)子而左富商:保护贫苦人而压抑豪富人。③监生:此指儒生。④驼钱骡:只看重钱财的畜牲。这是骂人的话。⑤皂卒:穿黑衣的官府差役。⑥捽(zuó):揪住。⑦黥(qíng)面:本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用刀刻额颊,再涂上墨。此指用墨笔在监生脸上乱涂。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齐国好厚葬 (崇尚,喜欢) B.齐桓公患之(祸患)
C.监生以事上谒(拜见) D.乾隆间知山东潍县(掌管)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徒以有先生也
B.未久,厚葬之风休矣复立楚国之社稷
C.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则无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D.板桥乃大兴工役凡三往,乃见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 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2) 一时豪富咸惮之,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则无算。
在政务管理上,管仲和郑板桥各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4分)

夏日赏荷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找出下面选项中加点字相同的一项。()
A忽有大雨倾盆至可远观不可亵玩焉B观荷湖边亭中舅家见之
C湖中荷花作飘摇之态林水源 D实花中仙子也武陵人捕鱼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少 时 雨 过 天 晴 波 澜 不 惊 湖 天 一 色
《爱莲说》中称莲为“花之君子”,本文赞荷为“花中仙子”,请在原文中找出描写天晴后为雨所洗的荷花的句子。

桃花源记(节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⑴便还家⑵来问讯⑶不足外人道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通过桃源人对渔人的接待,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

阅读《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虫草为林,,以土砾凸者为丘,凸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驱之别院。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明秋毫 (2)项为之
选出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何不试之足
C.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D.观之正浓

请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处)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翻译下列句子。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