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期,面临一些转变。
材料一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的转变:我国将从出口大国向进口大国转变,从组装等低端环节向研发和营销等高端迈进,从过度依赖出口到内需协调拉动经济发展,从世界投资中国到中国投资世界。材料二 从做大“蛋糕”到分好“蛋糕”的转变:中国还没有真正富起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做大“蛋糕”;与此同时,还得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好“蛋糕”,使百姓有钱可花,有钱敢花。
谈谈如何保证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两大转变如期实现。
【选修】国家与国际组织
2006年7月15日—17日,八国首脑会议(G8 Summit)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八国首脑就全球能源安全、传染病防控教育等主要建议进行了讨论。八国峰会近年增加了与发展中大国对话的内容,在某种意义上已是一种“8+n”峰会。这种对话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反映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向,有助于有效解决全球性问题,应对全球性挑战。
(1)与会各国领导人有的是总统,有的是总理,有的是首相,这种称呼上的差别说明了什么?(3分)
(2)英法两国政体分别代表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两种基本形式。尽管二者存在诸多差异,但其实质与作用又殊途同归,请简要概括二者的共同特点。(7分)
材料一: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文艺表演运用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四大发明、《论语》、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太极、京剧等,并通过开幕式向全世界讲述中国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
材料二: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充满着时代气息,传递当代中国风范。如用发光的人搭建一个鸟巢、太极等。最后出现的宇航员,更是取材于神舟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伟大实践。
材料三:开幕式的文艺表演还大量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的手段,将古老的传统文化用现代的方法表现,显得更时尚。
(1)上述材料体现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2分 )
(2)请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说这次开幕式的文艺表演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8分)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嫉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从文化对个人的影响角度,谈谈《如果……》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10分)
在2008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来自各地区、各阶层的代表委员敢于成为本地区、本阶层利益的代言人,敢于通过议案提案的方式表达各自所在群体的利益诉求,也敢于在会场上发表针锋相对的意见。对此,有人说这是人大代表“角色意识”的真正回归。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人大代表应具有怎样的“角色意识”? (10分)
材料一:2009年9月23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题为《同舟共济 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胡锦涛谈四点主张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继续携手并进,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第一,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第二,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第三,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第四,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
材料二:胡锦涛呼吁各国要进一步反对保护主义。进一步支持发展中国家。并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在面临巨大困难的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国尽最大努力向有关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中国将在南南合作框架内,继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包括无偿援助、债务减免、贸促援助。我们坚信,一个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1)中国怎样才能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新的贡献?(6分)
(2)结合材料,说明胡锦涛的讲话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