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日14时28分,汕头籍武警郑益龙途经珠江西堤码头时,遇见不慎落水群众,不顾个人安危,与群众一道合力将落水者救起,而他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英勇牺牲。郑益龙同志的英雄壮举,在南粤大地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群众称他为“真心英雄”、“最美武警”。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乐于助人、勇于奉献,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新时代雷锋精神。
请结合九年级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有关知识,谈谈郑益龙先进事迹给你的感受或体会。
下图是根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绘制的时间轴。为了帮助同学复习学过的知识,也为了更好地理解“报告”,某思想品德教师以其中的部分内容为专题提出了问题,请你以其学生的身份参与解答。
专题一:深化改革
问题:(1)李总理为什么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2分,写出一个理由即可)
专题二:经济增长
问题:(2)报告是在强调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什么内容?应该怎样落实这个内容?
专题三:国家治理
问题:(3)什么是依法治国?
(4)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的治国方略是什么方略?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方略?
专题四:生态环境
问题:(5)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就是要促进经济发展与什么相协调?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忽视什么和谐?
(6)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哪年要实现的目标?这一目标实现之时,在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方面基本形成什么局面?
【材料一】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材料二】某中学的同学们在学习了《共同的责任》后,决心当好班级和学校的主人,担起肩上的责任,并不无自信地立下誓言:“今天,我们以自己的学校而骄傲;明天,学校将以我们而自豪”。
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结合材料,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为当好班级和学校的主人,你都负起了哪些责任?(至少4点)
(2)在你承担上面所列举的责任的过程中,你付出了哪些代价?(至少2点)
(3)在你承担这些责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至少2点)
阅读材料和漫画,回答问题。
材料一: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社科院专家当裁判,14岁左右的小选手们同场竞技听写汉字。“熨帖”一词,成人体验团只有10%的正确率。“癞蛤蟆”一词,只有30%的人写对,这就意味着有高达七成的人,被一只“癞蛤蟆”给打败了。
材料二:
(1)有人将汉字称为“笔尖上的美”,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2)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为了不被一只“癞蛤蟆”打败,避免成为“传统文盲”,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规定,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事先要向社会公布,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同时,要按规定组织专家对行政决策的必要性、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社会风险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咨询论证。
材料二:同期实施的《广东省依法行政考评办法》规定,人民群众对政府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法律保障。
(1)结合材料一,从依法治国的角度,简要说明政府的重大民生决策为什么要事先向社会公布并进行专家咨询论证。
(2)根据材料二,简要回答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对政府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何意义。
读图表 晓国情
材料一: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单位GDP能耗、CO2排放总量与其他国家对比表
我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重(世界平均=100%) |
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组织)的倍数(倍) |
我国与其他国家CO2排放总量对比(亿吨) |
||||||||
煤 炭 |
耕 地 |
水 |
天然 气 |
石油 |
日本 |
欧盟 |
美国 |
俄罗 斯 |
中国 |
日本 |
79% |
40% |
25% |
6.5% |
6.1% |
9 |
5.5 |
3.3 |
6.61 |
27 |
4 |
材料二:“月朦胧,鸟朦胧,空气雾霾浓。”2013年中国多地遭遇“十面霾伏”,京津冀地区尤重。对此,李克强要求:“对环境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深化环保领域的改革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推动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对环境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体现了什么发展理念?
(3)深化环保领域的改革有何意义?
(4)雾霾面前,我们应反思哪些生活习惯增加了“环境负荷”。为此,我们应如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