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回答所学的有关法国的知识,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发言:
小乐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有进步意义。”
小夕说:“拿破仑在位时颁布的《法典》巩固了法国地主阶级的统治。”
上述发言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永远结束了。
材料二:(历史上的某一天)13个英属殖民地联合签署了《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大英帝国的统治,组成美利坚合众国,这一天,被确定为美国的独立日。
材料三:1861年农奴制的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哪一年?
(2)材料二中的“这一天,被确定为美国的独立日”是指哪一天?简述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农奴制改革是由哪位沙皇实行的?为什么说这次农奴制改革使“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4)英国、美国、俄国分别通过何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阅读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200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
(1)根据材料一,这场变革的名称是什么?
(2)举出这场变革在交通运输方面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极大便利的事例(发明)。
(3)根据材料二,这场变革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变革后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变革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二 如图, 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1)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做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

我们所使用的历史课本叙述很简单,材料也不丰富,所以我们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很肤浅。例如大家对隋炀帝的认识基本就是:自隋朝灭亡以来,末代君主隋炀帝便被盖棺论定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无度、暴虐无比的昏君之一。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隋炀帝下诏:“自今以后,唯有功勋,乃得赐封”,又规定“百官……必须德行功能显著者,才能升级。”大业三年,炀帝下《求贤诏》,批评各级臣僚,举贤不力,要求从德行、文武才干等各个方面荐举人才,指出人才“不必全备”,只要“一艺可取,亦宜录用”。
材料二隋炀帝即位,继续推行均田制,坚持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行为,专门派司隶台负责纠察“豪强奸猾,侵害下人,及田宅逾制”者。对赋役制度也进行改革。“炀帝即位,户口益多,府库盈溢,乃除(取消)妇人及奴裨、部曲之课(赋役)”。
材料三“炀帝嗣兴(即位),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这是科举制确立的标志。从此授官不凭门荫,全凭考试,适应了豪门士族衰落和庶族地主兴起的潮流。
材料四炀帝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洛阳到淮安运河)、邗沟(淮安到长江运河)。大业四年(608),诏发河北诸郡南女百余万开永济渠(洛阳到涿郡运河)。
请回答:
(1)根据这四段材料,概括隋炀帝的主要作为。
(2)根据以上材料,你对隋炀帝有什么新的认识?

七年级下册历史记述了从隋朝建立(581年)至清前期(1840年前)的中国历史,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从辉煌走向辉煌,但是最终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潮。请你逐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1)学习历史我们首先要掌握历史的时序性(朝代沿革等),以及历史年代计算方法。请完成下面两问:
第一问:请填写下面隋朝至清朝朝代更替示意图。(按序号填写朝代或政权名称)

①②③④
第二问:从隋朝建立(581年)至清前期(1840年)这总共是多少年的历史?
(2)从隋至清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示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两个示意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两个王朝的哪两项制度?请任选其中一项制度作一简评。
材料二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雍正七年,用兵西北,以(因为)内阁在紫禁城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第一问:材料二反映了明清两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明朝2分,清朝1分,共3分)你怎样认识清朝的这一措施?
第二问: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人们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宋代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提到宋代,人们想到的词总是蛮族入侵、积贫积弱等,但学术界对宋代社会文明却给予了高度评价。请你分别从宋代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化四方面各任意列举一项史实来证明宋代高度的社会文明。
(答案示例:社会经济方面,宋代手工业取得巨大进步,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社会生活方面,宋代城市盛行蹴鞠之戏,类似于现代的足球运动……
科技、文化方面,略。)
(4)如图,隋唐至明清时期完成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宏大工程。

①隋②明清③明
第一问:请标出示意图或图片所代表的工程名称。
第二问:请你各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三大工程在历史上的地位。
(5)学习了自隋至清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请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可自由发挥,但不要离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