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R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
相关信息 |
X |
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 |
Y |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
Z |
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1的核素 |
W |
生活中大量使用其合金制品,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氧化物的方法制备其单质 |
R |
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X与氢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1∶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结构式为 ;B的电子式为 。化合物ZY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
(3)砷(As)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X同一主族,As原子比X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砷的原子序数为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该族二、三、四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4)用R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的离子方程式为 。检验溶液中R3+常用的试剂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5)ZW合金(Z17W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由Z、W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熔炼而成。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Z17W12+17H2
17ZH2+12W,得到的混合物Q(17ZH2+12W)在6.0 mol·L-1 HCl溶液中能完全释放出H2。1 mol Z17W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Q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 。
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溶 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为△H1,25mL0.5mol/L的浓硫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为△H2, 50mL0.5mol/L的醋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为△H3,则△H1、△H2、△H3的关系是。(用“>”“<”或“=”连接)
已知:(R、R'可表示烃基或官能团)
A可发生如下转化(方框内物质均为有机物,部分无机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
(1)F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31倍,且分子中无甲基。已知1 mol F与足量金属钠作用产生H2 22.4 L(标准状况),则F的分子式是__ ______,名称是___ _____。
(2)G与F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4,则G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可与银氨溶液反应
b.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 G最多可与2 mol新制Cu(OH)2发生反应
(3)D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且两分子D可以反应得到含有六元环的酯类化合物,E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4)H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所含官能团与B相同,则H的结构简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转化为B和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PM2.5(可入肺颗粒物)污染跟冬季燃煤密切相关,燃煤还同时排放大量的CO2、SO2和NOx最近有科学家提出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
①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2CH3OH(l)+3O2(g) = 2CO2(g)+4H2O(g) ∆H = -1275.6 kJ/mol
2CO(g)+O2(g)=2CO2(g)∆H = -566.0 kJ/mol
H2O(g)=H2O(1) ∆H = -44.0 kJ/mol
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甲醇和氧气反应制成的燃料电池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过程中O2应从______(填“c”或“b”)口通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液态 H2O2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 kJ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又已知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408 kJ。则H2O(g)=H2O(l)
的ΔH=。
(3)已知N2(g) + 2O2(g) ="=" 2NO2(g);△H=+67.7KJ/mol,
N2H4(g) + O2(g) ="=" N2(g)+2H2O(g);△H= —534KJ/mol,
则肼与NO2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每空2分)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水样1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ml的KI溶液(足量),发生的反应为:Cl2+2KI=2KCl+I2,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后,马上注入0.01mol·L-1Na2S2O3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 2Na2S4O6试回答下列问答: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
(2)步骤②应使用式滴定管。
(3)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4)氯的实际浓度比所测浓度会偏小,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5)用0.1032mol/L 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 |
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一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了 |
D.滴定时将标准液溅出锥形瓶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