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5 ℃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Ka(CH3COOH)=1.8×10-5,Ka(HSCN)=0.13。
(1)将20 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 mL 0.10 mol·L-1的HSCN溶液分别与0.10 mol·L-1的NaHCO3溶液反应,实验测得产生CO2气体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开始时,两种溶液产生CO2的速率明显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c(SCN-)________c(CH3COO-)(填“>”、“=”或<)。
(2)2.0×10-3 mol·L-1的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调节时体积变化),测得平衡体系中c(F-)、c(HF)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25 ℃时,HF电离平衡常数为Ka(HF)=________(列式求值)。
(3)难溶物质CaF2溶度积常数为Ksp=1.5×10-10,将4.0×10-3 mol·L-1 HF溶液与4.0×10-4 mol·L-1的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溶液pH=4(忽略调节时溶液体积变化),试分析混合后是否有沉淀生成?________(填“有”或“没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多元弱酸(HnX)溶液的c(H+)及比较弱酸的相对强弱时,通常只考虑第一步电离。回答下列关于多元弱酸HnX的问题。
(1)若要使HnX溶液中c(H+)/c(HnX)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B.加少量固态HnXC.加少量NaOH溶液D.加水
(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anX呈碱性的原因:。
(3)若HnX为H2C2O4,且某温度下,H2C2O4的K1=5×10-2、K2=5×10-5.则该温度下,0.2mol/L H2C2O4溶液 中c(H+)约为mol/L。(已知)
(4)已知KHC2O4溶液呈酸性。
①KHC2O4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在KHC2O4溶液中,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C2O42-)<c(H2C2O4)
B.c(OH-)=c(H+)+c(HC2O4-)+2c(H2C2O4)
C.c(K+)+c(H+)=c(OH-)+c(HC2O4-)+2c(C2O42-)
D.c(K+)= c(C2O42-)+ c(HC2O4-)+ c(H2C2O4)
某温度下,Kw=1×10-13。该温度下,将pH= a,体积为Vx的H2SO4与pH=b,体积为Vy的NaOH混合。
(1)若混合后溶液呈中性。①如果Vx =Vy,则a+b = ,②若a+b = 11,则Vx:Vy=。
(2)若混合后溶液的pH=3,且a=2、b=10,则Vx:Vy=。
(3)将pH= a,体积为Vx的CH3COOH和H2SO4分别加m mL和n mL水稀释,稀释后的pH均为a+2,则mn。(填“>”、“<”或“=”)
硫酸工业中接触氧化是最重要的一个反应:2SO2(g) + O2(g) 2SO3(g) △H= -197kJ/mol。为了研究这一反应,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积中,投入2mol SO2,1molO2,然后控制反应温度,在反应进行至20min时加入一定的催化剂,测定并记录一定时间内容器内SO3的物质的量,得到下表:
时间/min |
10 |
20 |
30 |
40 |
50 |
N(SO3)/mol |
0.4 |
0.6 |
1.2 |
1.6 |
1.6 |
(1)反应前10 min,用O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O2)= 。
(2)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3)在反应进行至50min时,再向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新平衡后,SO2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保持温度不变,若在该容器中只投入2mol SO3,达到平衡时,反应吸收的热量为kJ。
化学反应原理是探索化学反应内在的规律,是化学的精髓所在,也是化学的魅力所在。请利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寝室楼梯口挂着红色的灭火器,其中有一种泡沫灭火器是利用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学校运动场边的铁制护网容易生锈,可以利用电化学腐蚀的原理来解释这一现象。请写出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
(3)学校的锅炉房一般会定期去除锅炉水垢。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而后用酸去除。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O3的作用:。
(4)我们所使用的自来水一般要经过杀菌消毒处理,其中Cl2也曾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Cl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金属氯化物MCl227g,含有0.40molCl-,则该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摩尔质量为,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