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下午,伦敦 天气格外阴冷。白金汉宫外广场上,人头攒动。一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推上了断头台,掀开了英国历史重要的一页。
材料二:1789年7月14日,巴黎城中枪声四起,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军警展开激战……这一天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材料三:在那个距今二百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 “一位衣着华丽的犯人”指的是谁?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该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在这一场大革命中法国颁布了哪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他对法国历史的重要贡献和影响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宣告独立的文件是什么? “与大英帝国的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北美领导这场战争的主要领导人是谁? (3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是改革开放33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英国有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该观点。
展览二:领袖风采

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带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下哪幅图片?
本题应选择字母序号为()的图片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展览三:农村巨变
简述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展览四:开放窗口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四个经济特区城市。
展览结语:展望未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材料一: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经历了千百年之久的西藏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西藏的发展,给西藏各族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的土地所有权……从这一天开始,西藏的社会制度实现了巨大的跨越,西藏各族人民改变 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全国人民一道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进。——2009年3月2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以纪念50年前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
——新华社2009年1月19日快讯
(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列举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史实两例。
(2)为了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先后建成了哪三条著名的入藏公路?
(3)早在筹建新中国时,为了稳定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共提出了那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后,中央又实行那一项战略决策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水平?
(4)“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你知道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吗?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发展为什么样的格局?
(2)“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3)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

下列说法均有错误,请你指出错在哪里,或说明原因。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原因:
2、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原因:
3、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
——以上均选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在历史上称什么?
(2)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一次战役是哪次?
(3)材料三这句话说明了当时我国经济格局上的一个什么特点?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中出现的格局有什么关系?
(4)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