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①是         ,②是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
⑵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⑶若图中④含60个组成单位,则③中至少含          个碱基(不包括终止码)。
⑷该图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共7分)下面是测定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某实验小组同学以菠菜为材料,对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进行了探究。取新鲜的菠菜叶片置于如图一装置,该装置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如果要利用此装置探究菠菜叶片的有氧呼吸,则应该对该装置进行________处理,同时将装置中的CO2缓冲液换成________溶液。
(2)图二是利用通气法来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装置中通入空气中的CO2浓度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将适量叶片置于同化箱中,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照强度下,让空气沿箭头方向缓慢流动,并用CO2分析仪测定M、N两处气体中CO2浓度的变化。
①若图二中M、N两处气体CO2浓度相同,则叶片的
②如果将该同化箱放在黑暗条件下,测定M、N两处CO2浓度的差值,可反映出____的大小。
(3)在图三中,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U)遮光,另一部分(V)不遮光,并设法使两部分之间的物质不发生转移。用适宜光照射6 h后,在U和V的对应部位截取等单位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为MU和MV(单位:mg)。则该植物叶片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____mg/(h·s)。

棉蚜虫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林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lO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日期
(月—日)
6-l0
6-15
6-20
6-25
6-30
7-5
7-10
7-15
7-20
棉蚜数量
(只/株)
0.42
4.79
4l.58
261.73
1181.94
1976.96
2175.63
2171.46
2173.23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型,在7月10日种群增长就基本停止了,说明种群数量达到了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不变、减小),试分析原因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割位点,图一、图二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BamH I
Hind Ⅲ
EcoR I
Sma I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GGATCC
CCTAGG


AAGCTT
TTCGAA


GAATTC
CTTAAG


CCCGGG
GGGCCC


(1) 一个图一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 I切割前后,分别含有___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 若对图一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Sma I 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稳定性越_____________。
(3) 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 I切割,原因是____________。
(4) 与只是用EcoR I 相比较,使用BamH I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___________。
(5) 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_______________。
(6) 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_____________。
(7) 为了从cDNA 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的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
(8)若将某一目的基因转入某一植物的核基因组中,确定该目的基因是否已整合到某一染色体上,方法之一是测定该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反应过程④的场所是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有
(3)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
(4)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受阻。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白叶枯病菌感染所致。研究发现,野生稻中存在抗白叶枯病的性状。利用基因克隆技术从野生稻中克隆得到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基因,并转入水稻细胞,获得转基因水稻植株。选取甲和乙两个抗白叶枯病的转基因植株,分别自交,结果见下表。

请回答:
(1)白叶枯病菌属于细菌,其细胞内DNA主要位于部位。
(2)抗白叶枯病基因在转录时,首先是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某一相结合,转录后的RNA需在中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翻译时,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并沿着mRNA移动,一条mRNA上往往串联着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这些核糖体上翻译出来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不同)
(3)如果转入水稻的抗性基因都能正常行使功能,乙的自交子一代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的比例显著比甲的低,其可能的原因是。从基因组成看,亲本乙能产生种配子。
(4)请用遗传图解写出甲植株与非转基因植株杂交获得F1的过程(假设:抗性基因为R+、无抗性基因为R-)。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