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莠去津是一种含氮农药,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过程称为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将C瓶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之前通常要进行________,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_法,从图中看本实验采用的是________(填“前者”或“后者”)。一段时间后,培养基出现无透明带菌落和有透明带菌落两种菌落,我们筛选的目的菌是________菌落中的细菌,该菌落生长所需的氮元素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弄清固体培养基中的非目的菌落来自C瓶菌种还是培养基,要如何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中,某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类的X染色体上有一个色觉基因(A),能编码两种光受体蛋白:吸收红光的受体蛋白和吸收绿光的受体蛋白;在7号染色体上还有编码蓝光受体蛋白的基因(D),这三种光受体蛋白分别在三种感光细胞中表达。当A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a时,人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当D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d时,人不能分辨蓝色;当D基因和A基因都发生突变时,此人即为全色盲。
(1)当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到视网膜时,对三种感光细胞来说,不同波长的光作为 _____ __,能引起其膜 _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然后通过视神经传至____________,即可产生某种色觉。
(2)D,d基因和A,a基因的遗传遵循 ____定律,当夫妇双方的基因型为DdXAXa和DdXAY时,他们生一个全色盲孩子的概率是
(3)X染色体上还有一个编码凝血因子Ⅸ的基因(H),该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h时,凝血因子Ⅸ失去活性,从而引起血液无法凝固,这是一种血友病,称为血友病B;以下是B.Rath在1938年调查的一个家系的系谱图(2号在调查时已经死亡,且只知道其为血友病B患者,不知其是否为红绿色盲患者):

分析系谱图可知,II代3号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一定发生了 _ __。若2号只为血友病B患者,则3号的基因型是 _____,在这种情况下,若3号再生一个男孩,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比两病兼患的可能性要 __ (填“大”或“小”或“一样大”)。
(4)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有可能为治疗血友病B带来曙光,将 _________与运载体相结合,然后将其导入造血干细胞中,体外培养后输回人体,患者血液中即可检测到凝血因子Ⅸ。

(16)(Ⅰ)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恩格尔曼的实验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

(1)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
(2)恩格尔曼的实验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
(任答两点)。
(Ⅱ)当其他条件最适宜时,北沙参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如右图所示,光合速率以干重增加速率(mg/单位面积h)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条件下,C点以后北沙参光合速率不再增大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若将CO2浓度降低为大气中CO2浓度值,则叶绿体中 [H] 合成速率将会____(变大、不变、变小),C点向 方向移动。
(2)30℃条件下, 5Klx光照强度时的总光合速率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B点代表的总光合速率。
(3)在研究30℃条件下光照强度对北沙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时,除了光照强度外,其他条件均保持相同的目的是
(4)由图可知,光照强度为16Klx时,温度对北沙参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表现为。

(16分)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会引起气孔开闭。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所做预实验的分组和实验结果如下:

一、实验分组:
A组:蚕豆叶片+100mL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B组:蚕豆叶片+100mL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
C组:蚕豆叶片+100mL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二、制片观察每组烧杯中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开闭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完全开放(%)
半开放(%)
关闭(%)
A组
40.0
42.0
18.0
B组
1.0
11.0
88.0
C组
21.0
42.0
37.0

请下列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
(2)要观察每组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开闭,需制片并观察。请补充制片的操作过程:取每组的蚕豆叶,用镊子撕取下表皮;在载玻片上滴一滴,将表皮展平于液滴中,
(3)依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与气孔的开闭调节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写出2种)。
(4)为进一步探究K+和Na+对促进叶片气孔开放的综合影响,请完善以下实验实验方案。
①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再取三个烧杯编号D、E、F,依次加入100mLpH均为7的和蒸馏水。
②在暗处理的同一蚕豆叶上剪取同样大小的若干叶片小块分别置于上述三个烧杯中。
③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照光4h左右。
④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开闭,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
⑤结果预测及结论:如果,则说明K+和Na+都能促进叶片气孔开放,且作用效果可叠加。

早在1926年,科学家就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据研究,赤霉素(GA3)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细胞壁里的Ca2有降低细胞壁伸展性的作用,有人用赤霉素消除细胞壁中Ca2的作用来解释赤霉素促进细胞延长的原因。据报道,用CaCl2处理莴苣下胚轴,生长变慢;当加入GA3(50 μmol)后,生长迅速增快,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生长速度过快,将导致稻谷产量
(2)赤霉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明显变短,此时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
(3)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证明Ca2抑制植物生长,而赤霉素通过消除细胞壁中Ca2而促进植物生长。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和赤霉素溶液、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若干、蒸馏水。
实验步骤:①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若干,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向甲组植物加入,乙组加入等量蒸馏水。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植物的生长状况。
④向甲组植物中加入,乙组不作特殊处理。
⑤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植物的生长状况。
实验结果:甲组植物加入CaCl2溶液后,,加入赤霉素后正常生长,乙组植物正常生长。

(16分)下表是一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表中的A、B、C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图是该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1)据表分析回答:
①能量流动是从A、B、C中哪个成分开始的?为什么?
②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这个生态系统仍处于逐渐发展壮大之中,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据图分析回答:
①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
②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演替的过程是。该演替类型属于演替。
③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呈增长。
④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写出二种影响因素)等环境条件决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