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要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根据以下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装置应选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2)用F装置而不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3)若用G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a或b)。
(4)若要用C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C装置中应盛放的物质是 。
(5)D装置通常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两个气体制备、收集、净化的多功能装置。
(1)若用于制氢气,且产生的气体中不含酸性杂质气体,则试剂X常用________,用图示放置的乙装置收集氢气,A应与________ (填“B”或“C”)相连。
(2)若X是稀盐酸、Y是石灰石,用甲、乙两装置可组成发生、净化、收集CO2气体的系列装置。若乙中放入饱和NaHCO3溶液,则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________;若乙中放入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X是水,Y是CaC2固体,则从A中放出乙炔(化学式:C2H2)气体,同时还生成一种碱。乙炔微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若用乙装置收集乙炔,则乙中还应该装入____;生成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12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是: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按图12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g镁带样品。(填“能”或“不能”)
(3)若不改变温度,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检查图1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
(4)经换算,该实验获得的氢气质量为0.0020g。该镁带中单质镁的质量分数是。
(5)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填“是”或“否”)。理由是。
(10乐山45)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下:
(1)A的名称是;
(2)提纯的步骤是:溶解、 过滤、、计算产率;
(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含义是
;
(4)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所得实验结果对与该粗盐的实际含量对比,实验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偏低,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
(10镇江24).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并配制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填字母)▲。
(2)若NaCl的产率偏低( ),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3)用上述实验所得NaCl晶体配制5%NaCl溶液50.0g,需称取NaCl▲g,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滴管、▲。
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镁,其中的一个步骤是将卤水(含Mgcl2、NaCl、KCl的混合液)转化为氯化镁晶体。实验室中模拟该转化的过程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制备氢氧化镁:向卤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CaO),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该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其中会大量放热的反应是(填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各氯化镁溶液:用盐酸溶解Mg(OH)2。为了便于后续操作.盐酸不宜过量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计算,可准确知道所需盐酸的量。理论上溶解5.8gMg(OH)2需要36. 5%HCl溶液
③由于准确称量Mg(OH)2的步骤繁琐,实验中并不常用,而是通过一定操作方法来达到
到控制盐酸用量的目的。操作是:将Mg(OH)2加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Mg(OH)2完全溶解为止。
(3)制各氯化镁晶体:蒸发浓缩MgCl2溶液,冷却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