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两项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学而时习之 |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雕栏相望焉 |
C.惟长堤一痕惟有乳下孙 |
D.上下一白尝贻余核舟一 |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两项
A.有两人铺毡对坐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B.是日更定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
C.及下船及其日中如探汤 |
D.湖中人鸟声俱绝满座宾客……以为妙绝 |
选出对下列句子省略成分补充错误的一项
A.(铺毡对坐的两人)拉余同饮。 |
B.(余)问其姓氏。 |
C.及(铺毡对坐的两人)下船。 |
D.(铺毡对坐的两人)客(于)此。 |
翻译句子
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句有什么作用?联系文章写作背景,说说作者在文章中表现了何种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一)
赵洞门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①,望尘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独吴菌次落落然,不以欣戚②改观也。赵每目送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菌次哀振之,抚其幼者如子,字③以爱女。一时感叹赵为知人。
(二)
子桑户④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⑤?林回⑥弃千金之璧,负赤子⑦而趋。或曰:‘为其布⑧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而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⑨;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注】①辐辏:原指车轮的辐条集中于毂上。此处形容如同车辐一样聚集到中心上。②欣戚:这里指富贵或失势。③字:嫁。④子桑户:姓桑户名,隐士。⑤假:国名。与:通“欤”,相当于“吗”。⑥林回:人名。假国的逃民。⑦赤子:初生的婴儿。⑧布:古代钱币,下文的“布”应是值钱的意思。⑨醴:甜酒。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菌次哀振之(通“赈”,救济) | B.顾谓子友沂曰(回头看) |
C.负赤子而趋(逃跑) | D.彼无故以合者(过去的)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望尘者接踵于道皆以美于徐公 |
B.一时感叹赵为知人谓为信然 |
C.君子之交淡若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D.小人甘以绝先帝不以臣卑鄙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时独吴菌次落落然,不以欣戚改观。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结合文意,说说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共4分)
万历末,詹懋举为颍州守①,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②,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③,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选自清朝王士祯《池北偶记》)
『注』① 守:镇守,做……知州。颖州,在今安徽阜阳一带。② 一过:一遍 。③ 囊琴:用袋子装着琴。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议其善否者否:差,不好 | B.工即鼓前曲一过鼓:弹奏 |
C.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薪金 | D.受工之直而已直:同“值”,价钱 |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翻译成现代汉语。
试概括詹懋举的性格特点或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共9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
(1)欲穷其林穷:(2)便要还家要:
(3)处处志之志:(4)欣然规往规: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B.问所从来,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C.其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D.便扶向路寻向所志 |
翻译下列句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阅读思考,简要回答:
(1)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的一两处语句。
(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患:(2)蹴尔而与之蹴: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C.莫春者,春服既成 |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本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①,古人与稽②,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③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④,终无济于天下。 (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字词注释】 ①审问:详细考究。②古人与稽:与古人相合。稽:合。③面墙:对着墙壁,即一无所见的意思。④子羔、原宪之贤: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日进则日退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
B.虽子羔,原宪之贤贤于材人远矣 |
C.以求其是非之所在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
D.无车马之资此迨天所以资将军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习染而不自觉长跪而谢之曰可计日而待也 |
B.以求其是非之所在虽子羔、原宪之贤时人莫之许也 |
C.终无济于天下休祲降于天曹操比于袁绍 |
D.以求其是非之所在以彰其咎杀之以应陈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