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疫苗是指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导入人和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某科研所计划利用基因疫苗,通过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培育具有口蹄疫免疫特性的高产奶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至少包括目的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记基因等.
(2)动物基因工程常用的受体细胞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因为该细胞的全能性高,一般用_____________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3)欲检测高产奶牛体内是否出现口蹄疫病毒的抗原蛋白,在分子水平上检测的方法及结果是从基因牛中提取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如果出现杂交带,表明奶牛中出现了抗原蛋白,如果不出现杂交带,表明奶牛中未出现抗原蛋白.
(4)胚胎工程最后一道工序是胚胎移植,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以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应该选用什么样的胚胎进行分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已经通过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培育出一头具有口蹄疫免疫特性的高产奶牛,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技术获得具有口蹄疫免疫特性的高产奶牛. 请简要叙述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l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n,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请问:
(1)双亲中哪一位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未发生正常分离? 。
(2)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征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依据 。
(3)如果该生物的某个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为ABb,则丢失的基因是 ,原因可能是 。
(4)一对夫妇,男子正常,女子患有色盲。若这对夫妇生有一位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盲后代,则导致这一变异的异常染色体来自于 。
下列两图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③阶段包括______________过程。
(2)图乙中c细胞中的染色体共含有__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
(3)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中,h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细胞分裂时星射线的形成与____________密切相关(填结构名称)。
(4)图乙中e细胞和f细胞的功能不同是___________的结果。如果e细胞变成了癌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突变。
(5)在图甲中,如果在A点时将全部核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分裂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不含放射性同位素,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核苷酸链的比例为_________。
Ⅰ.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多种环境因素对马铃薯光合作用影响的活动中,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A组为黑暗条件下马铃薯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数据,B、C、D、E分别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O2浓度条件下,马铃薯吸收(用“+”表示)或释放(用“-”表示)CO2速率(mg/h)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组别 |
条件 |
温度 |
|||||
10℃ |
20℃ |
30℃ |
35℃ |
40℃ |
45℃ |
||
A |
黑暗 |
-5 |
-10 |
-18 |
-34 |
-40 |
-34 |
B |
弱光,CO2浓度为0.03% |
2 |
0 |
-8 |
-24 |
-33 |
-29 |
C |
适当遮荫,CO2浓度为0.03% |
3 |
5 |
0 |
-16 |
-24 |
-24 |
D |
全光照,CO2浓度为0.03% |
5 |
8 |
4 |
2 |
0 |
-14 |
E |
全光照,CO2浓度为1.22 % |
10 |
20 |
40 |
28 |
12 |
0 |
(1)由表可知影响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有 ;除图中所示外界因素外,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强时所需的条件是 。
(3)由表中数据可知,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温度高于光合作用强度最强时所需的温度,原因是 。
Ⅱ.下图中甲表示该兴趣小组绘制的不同环境条件对马铃薯光合速率影响的曲线,丙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除图中所示因素外,其它因素均控制在适宜范围内。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当温度为20℃时,光合速率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
(2)请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用柱形图表示光照强度为L3千勒克司,温度分别为10℃、20℃、30℃时的光合速率。
(3)丙图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B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正常生长,则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 千勒克司。
(4)由丙图可知, 植物处于该森林的上层。
某细菌能产生一种链状“毒性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只能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请完成下列小题
(1)每种蛋白质都一定含有元素的是 。
(2)一个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一般不会超过 种。
(3)两个氨基酸分子相互作用的化学反应叫做 ,其产物是 。
(4)该毒性肽是 肽化合物,连接相邻两个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的结构式是 。
(5)该多肽进行水解,需 个水分子参与,得到 个谷氨酸分子, 个苯丙氨酸分子,这些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 。
(6)蛋白质分子结构复杂,经加热、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的作用,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其原因主要是 。
(7)蛋白质分子结构多种多样,在细胞里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写出蛋白质其中的两种功能 。(只对一种不给分)
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图。
(1)请从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找出与图象③④对应的是:③ ;④ 。
A.目镜10×物镜10× | B.目镜10×物镜20× |
C.目镜10×物镜4× | D.目镜10×物镜40× |
(2)视野最暗的是图像______(填序号),视野太暗则应调整使用 和 。
(3)选择组合A,目镜10×,物镜10×,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______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 (填“长度或宽度”、“面积”、“体积”);若A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40×物镜后,视野中细胞为 _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