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国际统计数据表明:一国人均GDP在3 000美元左右,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时,进入文化消费需要旺盛期。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2011年达到5 432美元。
材料二 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印象·大红袍》等《印象》系列作品创作,立足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顺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消费需求,打破传统舞台剧模式并借鉴西方印象主义美术特点,“以秀丽风光实景为舞台,把当地自然山水、民俗民风、历史人文和美丽传说等元素与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和现代歌舞表演理念融合起来”,使每一部作品都风格各异、凸显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印象》系列剧的演出不仅带给观众美好的视听享受,而且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材料三 201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 071亿元,占当年GDP总量的3.48%,但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结构还不能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三就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提出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印象》系列作品成功的原因。
(3)《印象》系列作品从立项、投资到演出、推广,都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倾力支持。据此有人认为,“组织和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能”。请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美国沃尔玛公司秉承“诚信创新,创造满意,持之以恒”的经营理念,跃居世界500强之首。德国奔驰公司坚持“一切为了顾客”的宗旨,认为企业卖的不仅仅是产品,也是在卖信誉。我国的海尔集体“先卖信誉后卖产品”,坚信“真诚到永远”的信条,从一个亏损小厂发展成为国际知名企业。
试说明上述材料蕴含着怎样的经济学道理?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曾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使大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者。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提升是个大趋势。国家统计局专家指出:“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居民“钱生钱”的本领高低。
2009年第一季度,长三角16个城市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比较(单位:元)
地区 |
上海市 |
江苏八市 |
浙江七市 |
长三角人均 |
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 |
78 |
96 |
265 |
169 |
(1)上述表格说明了什么?
(2)居民“钱生钱”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3)假如你是一个投资者,你认为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提高。
辨析:央行提高存贷款利率就是为了抑制投资,限制消费。
从国家经济建设和公民的经济生活两个方面,比较储蓄存款和保存现金的优劣。
如果说2007年的沪深股市唤起了老百姓的理财意识,那么,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最高6124点延续至2009年2月的2300点左右徘徊的“牛熊之变”则让投资者彻底意识到“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经过漫长的“熊市”教育,广大股民终于以“血淋淋”的代价,体会出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1)“牛熊之变”是指什么变化?
(2)你是如何理解“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