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是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同时,他指出“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二: 2010年5月,中央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国有企业加大对新疆的资金投入,这片辽阔而美丽的土地迎来了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同时国家放宽了民间投资,允许非公有制企业进驻新疆、开发新疆。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1)我国在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2)要推进新疆的发展,应坚持什么战略?(写出一项即可,3分)
(3)国有企业加大对新疆的投入的同时国家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实行怎样的政策?”(4)
40年前,郑州就有了修建地铁的梦想,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反复论证,2009年郑州地铁l号线一期工程正式施工,郑州人的地铁梦一步步变为现实。2013年12月26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投入运营,郑州正式跨入地铁时代,成为中原地区第一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中部六省第二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
结合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郑州地铁开通宣传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2)郑州成为中原地区首个有地铁的城市说明了什么?(两方面即可,4分)
(3)乘坐地铁,我们中学生怎样做一个文明的乘客?(两方面即可,4分)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民族魂”。民族魂,就是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孕育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理想、“和为贵”的胸怀、“勤为径”的品格、“舍生取义”的情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锐气等,这些正是民族魂的写照。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需要谱写“民族情”,国家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资金”等;中东部省市努力实施“援藏、援疆工程”,不少重点中学一开办了“西藏班”“新疆班”等。
材料三: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在校团委召开的“青春追梦”主题座谈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请你也参与进来。
(1)结合材料一想一想,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什么样的“民族魂”。(至少三个方面,3分)
(2)结合材料二反思,为谱写“民族情”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至少三个方面,3分)
(3)即将毕业的你有何梦想?谈谈如何才能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至少三个方面,4分)
请你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字是上古时期世界上各大文字体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在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是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中国符号,是中国贡献于人类文明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由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13年隆重推出的大型国家级汉字听写推广活动,也是全国第一档原创形态的汉字听写教育类电视节目。
材料三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本质上是交流的工具。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从明年起,英语等外语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有学生将其称之为减负“福音”;有专家认为,此举有助兼顾城乡公平,也有‘望扭转“全民英语”现象;但也有人担忧,取消听力是更倾向于应试教育的“倒退”,并将助长“哑巴英语”。
请问:(1)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是什么?(至少三个方面,6分)
(2)阅读材料后,有的学生认为“我今后只要学好汉语就行,英语可以不学了”。请你用初中思想品德的内容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评价。
材料一 在2014年3月全国两会上,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抓好保障性安居工作建设、加快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人均收入倍增……一系列民生政策的推动或实施讨论,将让百姓的“医疗梦”“住房梦”“养老梦”“环保梦”“财富梦”“食安梦”这些“民生梦”,镌刻在“中国梦”的幸福。
材料二 2014年春节过后的2月27日,经国务院同意,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这是继国务院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后出台的又一项重要政策,主要是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制度的衔接问题。“毫无疑问暂行办法出台的最大受益者是农民工群体和城镇非从业居民”。这更是社会各界人民的热切期盼。
材料三 有一位父母均在上海打工的九年级学生看到此规定高兴的说:“我的父母将来退休后也可以在上海领工资了,作为农民工的子女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
请问:(1)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想一想在你的家庭和亲邻朋友间都享受了哪些惠民政策?(至少四个方亩,4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哪些贡献?(至少两个方面,4分)
文化安徽
材料一:“沐浴”、“铭记”、“踌躇”……2013年9月28日上午,合肥版“听写大会”在钢铁新村小学举行,从全市各个学校选拔来的学生、老师们写汉字、秀书法,乐在其中。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汉字书写的意义。
环保安徽
材料二:2014年2月8日召开的安徽两会与往年不同,“标语横幅不悬挂了,鲜花地毯没有了,文件袋变轻了,自助餐菜品菜式简约了,餐桌上还摆放了‘光盘’提醒卡。”代表们一致认为,不铺张、不浪费,节俭开会顺应了民意。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三十条规定要求杜绝铺张浪费,要以身示范,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厉行节约。
(2)“节俭开两会”与我们教材中的哪些观点相符合?
创新安徽
材料三:2014年,安徽省将进一步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面向全球公开引进10个左右来安徽省创办企业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对每个落地团队参股支持1000万元。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做好现有人才培养、使用、服务等工作,安徽省正积极研究制定“安徽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加大对现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
(3)安徽为什么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