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是 ______(朝代)文学家。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尧咨射(擅长)    B.但微之(下巴颏)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放箭) D.之(斜着眼睛看)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徐杓酌油沥之钱覆其口
B.有卖油翁释担立(油)自钱孔入,钱不湿
C.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
D.康肃笑而遣  世以此定华、王优劣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翻译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译: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段节选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四明山①道士叶沈,囊②出古画。画有桃源图。图上有溪,溪名武陵之源。按仙纪③,分灵洞三十六之一支。其水趣④流,势与江河同,有深有渌⑤,浅而白,白者激石,渌者落镜。溪南北有山,山如屏形,接连而去,峰竖不险,翠秾不浮。其夹岸有树木千万本⑥,列立如揖,丹色鲜如霞,攫举欲动⑦,灿若舒颜。山铺水底,草散茵毯。有鸾青其衿⑧,有鹤丹其顶,有鸡玉其羽,有狗金其色,毛傞傞⑨亭亭,闲而立者十有八九。岸而北,有曲深岩门,细露屋宇,霞槛缭转,云蹬五色;雪冰肌颜,服食衣裳皆负星月文章。岸而南,有五人,服貌肖虹玉,左右有书童玉女,角发而侍立者十二。视其意况,皆逍遥飞动,若云十几片,油焉而生,忽焉而往。
(节选自舒元舆《录桃源画记》)
【注】①四明山,在今宁波市西南。②囊,袋子。③仙纪,道教书籍。④趣,急。
⑤渌,清。⑥本,棵。⑦攫举欲动,向上耸起,看上去似乎会动。⑧青其衿,使它(鸾)的胸毛变为青色的。⑨傞傞,参差不齐。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1)落缤纷()(2)仿佛若有光()
(3)闲而立者十八九()
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2分)
(1)武 陵 人 捕 鱼 为 业。
(2)服 食 衣 裳 皆 负 星 月 文 章。
翻译下面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其夹岸有树木千万本,列立如揖,丹色鲜如霞。
阅读甲乙两文后,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甲文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之前的武陵水源两岸只用了“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几句话全部概括,而乙文写画中武陵水源,则用了大量的笔墨,先写了溪水的,再分别写溪的 ,描写细腻,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如同真境。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李生论善学者》)
[注] ①盍:hé,何不。 ②迨:dài,等到。③敏:聪明。④炯戒:明显的警戒。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同舍生皆绮绣()(2)白玉之环 ()
下列各组句子中,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足肤皲裂|而不知。
C.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D.迨年|事蹉跎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阅读甲、乙两文后,给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今齐地方千里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朝衣冠( ) (2)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
(3)由此观之,王之甚矣( ) (4)数月之后,时时而进(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徐公来,孰视B徐公不若君美也
C暮寝而思D吾妻美我者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俗语说:“忠言逆耳”,从邹忌的进谏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面题目。(共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小大之狱:
(2)公将之鼓: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曹刿与庄公的对话都涉及了哪些内容。(2分)

阅读《强项令》,完成下面题目。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下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下列各项中,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叱奴下车,因格杀之。格杀:打死
B.宣两手地,终不肯俯据:按、撑
C.妻子对哭妻子:妻子和儿子
D.使宣叩头主谢:谢谢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言主之失有大麦
B.帝小黄门持之威不能行一
C.唯见布覆尸流血
D.将以理天下乎欲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2)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宣以其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和清正廉洁的品格,赢得了老百姓的尊敬。
B.格杀湖阳公主家奴是正面描写,京城人送其“卧虎”称号是侧面描写。
C.本文虽短,但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叙述得非常清楚,而且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D.天子因董宣有硬脖子病而称他“强项”,饶他后还赐钱三十万给他治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