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1921—1922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  )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经济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A.1927~1928年,股市上涨过快加剧金融市场风险
B.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
C.1930~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D.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  )。

A.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法西斯势力上升,威胁世界和平
C.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D.造成工人失业

罗斯福在1933年3月对公众的讲演中说:“我们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有个比货币、比黄金都要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公众的信心。你们必须坚定信念,不能被传言和猜疑打垮……。”其中人们的“猜疑”主要是(  )。

A.新政府自由放任能否摆脱金融困境 B.国家以工代赈是否能够刺激消费和生产
C.国家实行金本位制可否刺激出口 D.国家整顿银行能否恢复银行信用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