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学生小明准备大年初六给家在外地的舅舅拜年,他预先安排的行程如下表所示:
8:00 乘火车出发 16:00 华西村智能化农业大棚观光 19:30 舅舅朋友开的大酒店就餐、住宿 |
(1)小明一天的活动分别有哪几种经济成份为他服务?
材料二:近年来,提高居民收入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探讨和争论,主要形成了下列两种观点。
甲方: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必须采取措施,调节收入分配。
乙方:幸福需要经济作支撑,提高居民收入,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2)你支持哪一方的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法律体系形成】
2011年是我国实施“六五”普法规划(2011-2015年)的第一年。今年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把宪法颁布实施的日子定为法制宣传日,这说明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学习道德模范】
为勇救落水学生而失去生命的泰州“最美教师”杨向明,坚持13年汇款给泰州大冯的“江海陵”,无偿捐助骨髓的漂亮妈妈吴铭,一人收养20多个儿女的好妈妈王惠芳,九龙镇孝顺媳妇黄小琴,这些可敬的“泰州好人”给了我们无数人温暖与安慰。
(2)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学习上述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哪些优秀品质?
【直面社会困惑】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个本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拷问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对于不敢扶的原因,有的民众担心做善事反被诬陷讹诈,而由于自己法律 知识欠缺,又没有精力处理,被讹诈后只好选择一赔了事;也有的认为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担心“见义勇为”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但大多数民众还是认为,看问题要看主流,要坚信社会自有正义在。
(3)针对上述部分民众的担心,请你运用九年级“崇尚法律”一课的有关知识,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2分)
【积极参与行动】
2012年3月1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北京召开电视会议,研究部署“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泰州某校九年级同学积极响应,举行了一次“中学生如何学雷锋”的主题班会。
(4)如你参加这次主题班会,就“中学生如何学雷锋”这一主题谈谈你的看法。(3分)
百年奋斗铸就历史辉煌,信心百倍推进复兴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后畅谈“中国梦”,“梦”字也成为当今中国最流行的字。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成立了探究小组,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寻访先辈足迹】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近代史是一步屈辱的历史,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1)面对苦难,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这充分展示了以______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1分)
近代以后,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但这些斗争和探索一次次都失败了,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使中国革命的面目才焕然一新。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2分)
【感悟历史巨变】
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今天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聚焦中国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4)请问,建党100年和建国100年时我们的“中国梦”分别是什么?(2分)
【畅谈我的梦想】
国家梦连着个人梦,个人梦连着国家梦,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与中国梦相生相伴、唇齿相依。
(5)说说你有怎样的梦想?(1分)
(6)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划线这句话的理解。(2分)
【感受青春的喜悦,体验成长的烦恼】
进入中学时代,①开始了。其是我们生长的第二个②。其到来的标志是③的发育。生理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的④变化。这些变化会出现种种烦恼和问题,其实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⑤现象,是我们成长的象征,我们要⑥地面对它们。
阅读以上材料,把横线处所需内容填入下表: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小明的新家】
今年小明家又搬了,搬入了生活环境园林化、居住条件星级化、配套设施现代化、信息管理智能化的现代农民居住区。这里既有现代气息,又体现了小桥流水、亲水园林的江南水乡特色。爷爷说,如今的生活是越过越红火喽,早几十年怎能想到也能过上这么舒坦的日子呢,这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啊!
(1)请结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成长在社会”的相关知识,说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并谈谈除了爷爷所说的“党的政策”之外,还有哪些产生这些巨大变化的原因?(至少列举2个)
【小明看社会】
生活中经常上演这样的场景:看到公共场所乱扔的遍地垃圾熟视无睹,对闯红灯现象无动于衷;有人随地吐痰,有人折枝摘花,有人说话粗俗,有人破坏公物。小明和同学们商量,准备起草一份文明公约,发出呼吁。少数同学对此有不同看法,说管好自己就行了,做这些没什么意义。
(2)结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成长在社会”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小明的文明公约列出一些提纲。同时,少数同学的看法是不对的,请紧扣材料帮助他们改正认识。
【参观博物馆】
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参观苏州博物馆。解说员介绍说,这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担纲设计的,既体现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和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又体现了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并借鉴了西方博物馆建筑艺术的优秀成果。这种“苏而新,中而新”的设计理念,给小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请你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融入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苏州博物馆“苏而新,中而新”设计理念的理解。(3分)
“江苏省最美乡村”是由江苏省文明办等10家部门单位联合组织开展的推选活动,活动主题为“发现最美乡村、共建最美江苏”。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典型示范作用,且符合发展展之美、生活之美、人大之美等基本条件的行政均申请参加。我市梁垛镇临塔村入选。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江苏省的做法有什么意义?
在关注家乡“城镇化”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破坏古建筑情况频现,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这样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居民“记得住乡愁”?
20世纪70年代末,沉睡依旧的发绣绝艺在东台奇迹般的复苏,几成绝响的古老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绽放出异彩。先后绣出《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一大批发绣长卷和陈毅、刘少奇、邓小平等伟人肖像。2009年,“东台发绣”成功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项目,东台发绣声誉远扬,订单不断。但是同时又因刺绣人员有限,后继无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资金和传承场所缺乏,无法培养刺绣新人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严重阻碍发绣艺术的传承、繁荣与发展。
(3)你觉得如何促进东台发绣艺术更好得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