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元酯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一元饱和羧酸M与醇N(分子式为C5H12O),且醇N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为M.则此酯A最多有几种结构

A.4种 B.3种 C.16种 D.32种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酯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在一定温度下,把2体积N2和6体积H2通入一个带有活塞的容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正反应放热),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体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上述反应温度不变,设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N2、H2和NH3的体积,如果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仍与上述平衡相同,那么:
①若a=1,c=2,则b=_________。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②若需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在上述装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气体为6.5体积,则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某温度(t℃)时,水的Kw=1×1012,则该温度(填“>”、“<”或“=”)25℃,其理由是

⑴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与pH="1" HCl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pH=
⑵将此温度下pH=9的Ba(OH)2溶液取出1mL,加水稀释至10000mL,则稀释后溶液
c(Ba2+)﹕c(OH)=
⑶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
②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

某混合碱是①Na2CO3和NaHCO3或② Na2CO3和 NaOH。用“双指示剂法”对样品的组分和总碱量 [n (Na2O) ] 进行测定。实验方案:称取 0.2960g 样品配成 500mL 溶液,取25.00mL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馆水和几滴酚酞,用0.0100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将混合碱滴定成NaHCO3,然后再用溴甲酚绿——二甲基黄为指示剂进行滴定,将NaHCO3完全中和。

(1)某同学平行滴定了三次,每次滴定从 "0" 点开始读数,其中第 I 次滴定的第一个终点的液面如右图所示,请读出实验数据,填入下列表格中

序号
第一滴定终点的读数(V1/mL)
第二滴定终点的读数(V2/mL)
I

26.85
II
10.02
25.02
III
9.98
24.98

(2)该混合碱样品的组成为,理由
(3)将混合碱滴定成NaHCO3的过程中,为了结果更加准确,应始终逐滴滴加,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4)上述碱样中总碱量[n (Na2O) ]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5)如果本实验只测定样品的总碱量,实验方案应该怎样设计:

某学习小组用题图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 A 中试剂为.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 C 的液面位置;②将 B 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 B 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 C 的液面位置;④由 A B 中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填序号)记录 C 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
(4)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 ag ,测得氢气体积为 bml (已换算为标准状况), B 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cg ,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⑴中学化学教材中图示了NaCl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体。NiO(氧化镍)晶体的结构与NaCl相同,Ni2+与最邻近O2-的核间距离为a×10-8cm,计算NiO晶体的密度(已知NiO的摩尔质量为74.7g/mol)。
⑵天然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氧化镍晶体中就存在如图4-4所示的缺陷:一个Ni2+空缺,另有两个Ni2+被两个Ni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合物中Ni和O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为Ni0.97O,试计算该晶体中Ni3+与Ni2+的离子数之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