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A,A分子中的碳原子不一定全在同-平面上,且A分子中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A有如下变化关系:
②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连两个羟基不稳定,会失水形成羰基
③B、C、D、E、F的分子结构中均有一个苯环
根据变化关系和已知条件,试回答
(1)A是 ,D是 ,G是 (均填结构简式)。
(2)写出C与新制Cu(OH)2和NaOH的混合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F经加聚生成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
(4)E→F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
(5)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
④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 实验编号 |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 ① |
0.1 |
0.1 |
pH=9 |
| ② |
c |
0.2 |
pH=7 |
| ③ |
0.2 |
0.1 |
pH<7 |
请回答:
(1)从①组情况分析,HA是________(填“强酸”或“弱酸”)。
(2)②组情况表明c_____0.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与c(N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③组实验结果,说明HA的电离程度________NaA的水解程度(填“大于”或“小于”)。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mol·L-1。
(5)写出①组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作近似计算)。
c(Na+)-c(A-)=________mol·L-1;
c(OH-)-c(HA)=________mol·L-1。
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甲:量取20 ml 18 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 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 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胶头滴管外,还有的玻璃仪器有,,;
(2)乙:用100 ml 量筒量取20 ml 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 萃取分液 B 升华 C结晶 D分液 E.蒸馏 F.层 析 G.过滤
(1)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2)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3)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4)______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2KNO3+C+S===K2S+2NO2↑+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被氧化的元素是,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
(12分)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为msn mpn;
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
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Z(NH3)4]2+离子中,Z2+的空轨道接受NH3分子提供的______形成配位键。
(3)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4)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至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作答)。
(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______。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______(填晶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