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
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
“我们要保证,一方面红军只要有适当驻地与相当给养,不但不向白区做任何攻击行动,而且停止打土豪,目前红军已实行此两点。”从这份电报的内容可以判断,当时(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建立 | B.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已消失 |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D.土地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
《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地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
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C.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
D.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
有一首山歌里唱道:“……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了中共确立了( )
A.开展武装斗争,夺取城市的革命目标 |
B.开展土地革命,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策略 |
C.实行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方针 |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心任务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 B.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 D.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 B.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
C.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