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最初十年,天津工业发展迅速,如以5000元以上的设厂数量与1900年前相比,约增加6倍;资金数字也大体如此增长。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清政府实施新的经济政策
B.西方侵华经济手段的变化
C.倡导国货运动的有力推动
D.实业救国社会思潮的盛行

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古即以天朝上国自居,人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
B.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
C.专制统治剥夺人民政治自由,人民无从辨识国家问题
D.列强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使人民彼此猜忌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励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梁启超强调()

A.新民之道是立国之本 B.改造国民的素质
C.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D.新文化的融合性

1895年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

A.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管控
B.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反思
C.民众开始关注日本文化
D.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

有人认为,“同为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这主要因为()

A.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
B.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C.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