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4月,世界首例转乳糖酶基因奶牛“克拉斯”在我国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制造重点实验室诞生。2011年5月,科研人员在一头黑白花奶牛(甲)怀孕45天的一个胎儿(乙)中提取成纤维细胞,然后用病毒作运载体把乳糖酶基因转到该细胞中,接着再将该细胞注入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再在体外将该杂合细胞培养成早期胚胎,然后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牛(丙)的子宫内,283天后,代孕母牛正常分娩,“克拉斯”就此诞生;科研人员预期,“克拉斯”所产的牛奶中,乳糖含量将大大降低,这样的牛奶适合于乳糖不耐症的人群的饮用。
(1)人类婴幼儿时期以乳汁为食,此时小肠上皮细胞是能够产生乳糖酶的,但成年后乳汁摄入很少,尤其在亚洲人群中,乳糖酶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这体现了基因表达在      上的差异。
(2)“克拉斯”是否是一头真正的转基因牛,可以对其基因进行检测,检测的原理是        
(3)“克拉斯”转入的目的基因是         ,该基因只在           细胞中表达。
(4)将早期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牛(丙)子宫内时,必须对丙注射      ,使其子宫适合于胚胎的着床,囊胚时期的         细胞发育为胎膜和胎盘,可与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
(5)“克拉斯”的培育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有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胚胎分割移植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荠菜的果实形成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其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荠菜果实形状的相关基因a、b分别由基因A、B突变形成,基因A、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自然选择可积累适应环境的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_________,导致生物进化。
(4)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分别将三包荠菜种子和种子种下,待植株成熟后分别将待测种子发育成的植株;
②将得到的F1种子分别种下,植株成熟后进行自交,得到F2种子;
③将F2种子种下,植株成熟后分别观察统计
结果预测:
Ⅰ.如果, F2植株上果实形状为三角形∶卵圆形=15∶1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
Ⅱ.如果, F2植株上果实形状为三角形∶卵圆形=27∶5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
Ⅲ.如果F2植株上果实形状为三角形∶卵圆形=3∶1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

下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

(1)通过途径2、3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 ___。
(2)要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应采用途径________,该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
(3)品种A与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品种C的基因型是________。
(4)品种C与B是否为同一个物种?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途径4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此途径与杂交育种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控制哺乳动物的性别对于畜牧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分离精子技术是有效的性别控制方法。

根据以上信息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左图中过程①中_____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_____反应释放出有关的酶直接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体外受精的受精溶液是模拟中的液体环境。
(2)试管动物技术和母亲正常怀孕生产过程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在于试管动物是________、胚胎移植的产物。
(3)目前在生产中应用较多的胚胎工程技术是早期胚胎培养、________和________。
(4)人们利用试管动物技术成功培育了转基因动物。在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程序中,基因工程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图为逆转录病毒载体的结构图。图上的“逆转录病毒序 ”可以整合到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E、F、H分别为限制酶E、F、H的酶切位点)。
①在构建重组质粒时,目的基因插入该质粒,此过程需要的酶是限制酶___和DNA连接酶。
②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需要用添加_____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③获取转基因小鼠后,若已知目的基因进人细胞后插入在一条染色体DNA上,那么获得转基因纯合子小鼠的方法是__________。

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请问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DNA提取时,可以利用DNA在浓度为_____NaCl溶液中溶解度小而析出的特性。为了纯化提取的DNA,向DNA滤液中加入嫩肉粉,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DNA鉴定时,可以使用________试剂并在沸水中加热产生蓝色沉淀。
(2)绿茶是一种不经发酵制成的茶。在制作绿茶的工艺中,有一道工序是迅速将温度提高到70℃左右,目的是____________,从而保持茶叶鲜绿的颜色。由于原料的焦糊,从茶籽中提取茶油一般采用
(3)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培养物的关键是_,其中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
(4)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细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制成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血红蛋白的提取方法可以采用____________,该方法主要是利用血红蛋白与其他物质的_____________不同的特性将它们分开,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

科学家利用某群落中的大、小两种鬣蜥进行实验。实验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


实验设置
结果
干旱
A组:不做处理

B组:将大鬣蜥移走
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A组明显增加
C组:将小鬣蜥移走
大鬣蜥的存活率比A组略有增加
湿润
D组:不做处理

E组:将大鬣蜥移走
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D组差别不大
F组:将小鬣蜥移走
大鬣蜥的存活率比D组差别不大

(1)从干旱年份A组、B组的实验结果分析,推测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再将C组与A组比较后,可以排除两种鬣蜥间有 .关系。
(2)从湿润年份D组、E组的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出现E组结果的原因是。根据气候条件分析,A、D两组中小鬣蜥种群密度较大的是组;所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强的是组,原因是
(3)从实验过程来看,同一个种群的K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
(4)除了上述实验外,人类可以砍伐森林、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建立人工群落,对群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说明人类活动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