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室温下(25 ℃、101 kPa)的气体摩尔体积,请回答以下问题。
该小组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配制100 mL 1.0 mol/L的盐酸溶液;
②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并注明规格)量取10.0 mL 1.0 mol/L的盐酸溶液加入锥形瓶中;
③称取a g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为使HCl全部参加反应,a的数值至少为________;
④往广口瓶中装入足量水,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反应结束后待体系温度恢复到室温,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文字表述实验步骤④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⑤中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的量筒。
A.100 mol B.200 mL C.500 mL
读数时除恢复到室温外,还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忽略水蒸气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测得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Vm=________,若未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则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已知1,2-二氯乙烷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为83.5 ℃,密度为1.23 g·mL-1,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乙醇的沸点为78.5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1,2-二氯乙烷的消去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加热装置略去)。
(1)如图所示,连接好仪器装置之后,首先需进行的操作是。
(2) 向装置A中大试管中加入1,2二氯乙烷和(写名称);并向装置C中试管里加入适量溴水。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与装置A中大试管相连接的长玻璃管除导气外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
(4)证明1,2-二氯乙烷已发生消去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还可通过什
么实验加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致癌物和致畸物质之一。我国规定:室内甲醛(HCHO)含量不得超过0.08mg·m-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原理:KMnO4 ( H+)溶液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甲醛。
离子方程式是:4MnO4―+5HCHO+H+=4Mn2++5CO2↑+11H2O 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
步骤:(1)配制1.000×10-4mol/L的KMnO4溶液:第一步:用分析天平称取KMnO4固体1.5800g,配成0.01mol/LKMnO4溶液,除了天平、药匙外,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第二步:用移液管量取上述已配制的溶液mL,再用上述用到的仪器配制1.000×10-4mol/L的KMnO4溶液。
(2)测定浓度
①用移液管量取8.00mL 1.000×10-4mol·L-1 KMnO4溶液于洗气瓶中,并滴入几滴稀H2SO4,加水20mL稀释备用。
②打开,关闭(填“a”或“b”),用注射器抽取100mL新装修的房屋室内空气。关闭,打开(填“a”或“b”),再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重复到第5次注射器推至一半时KMnO4溶液刚好褪色(MnO4-→Mn2+)。
讨论:
(1)计算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mg·m-3,该居室的甲醛(填是或否)超标。
(2)某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探究其可能的原因(假设溶液配制无错误)。
(3)实验结束后,该小组成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一致认为:实验装置应加以改进:有同学提议,可将插入KMnO4溶液的管子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右图),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
某兴趣小组对如何延长硫酸亚铁溶液的保质期展开了研究。
(1)制备硫酸亚铁溶液,最合适的试剂组为(填编号);
a.过量铁屑和稀硫酸b.过量稀硫酸和铁屑c.过量硫酸铁溶液和铁屑
(2)实验室保存硫酸亚铁溶液的一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兴趣小组取等体积的硫酸亚铁溶液分别加入三个烧杯中,各滴入3 滴KSCN试剂,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烧杯编号 |
① |
② |
③ |
加入试剂 |
铁粉0.1g |
铁粉0.1g,0.1mol/LH2SO43mL |
0.1mol/LH2SO43mL |
红色出现时间(天) |
1天 |
4天左右 |
8天以上 |
(3)在烧杯②中加入2种试剂后,即可观察到的现象为;(4)通过比较上述3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5)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易氧化,氧化产物易水解生成Fe(OH)3,导致溶液酸性增大。
①试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过程中的变化;
②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试用化学平衡理论解释烧杯③出现红色最晚的原因。
I实验室用大理石等原料制取安全无毒的杀菌剂过氧化钙。大理石的主要杂质是氧化铁,以下是提纯大理石的实验步骤:
(1)用硝酸溶解大理石时通常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70℃,且不使用浓硝酸,原因是
、。
(2)操作Ⅱ的目的是, 若A为溶液,则A可以是。
(3)写出加入碳酸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II以硫酸工业的尾气、氨水、石灰石、焦炭及碳酸氢铵和KCl为原料可以合成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硫化钙、硫酸钾、亚硫酸氢铵等物质。合成路线如下:
(4)已知对苯二酚是一种强还原剂。生产中,反应Ⅱ中往往需要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对苯二酚等物质,其目的是。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中需鼓入足量空气,以保证二氧化硫充分氧化生成硫酸钙 |
B.反应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SO4+4C![]() |
C.反应Ⅳ需控制在60~70℃,目的之一是减少碳酸氢铵的分解 |
D.反应Ⅴ中的副产物氯化铵可用作氮肥 |
(6)反应Ⅴ反应液用40%乙二醇溶液,温度控制在25℃,硫酸钾的产率超过90%,其原因是。
(7) (NH4)2SO3可用于电厂等烟道气中脱氮,将氮氧化物转化为N2,试写出二氧化氮与亚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分) 照相用的废定影液中含有Na+、[Ag(S2O3)2]3-、Br-等离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通过下列实验程序,对某照相公司的废定影液进行实验处理,回收其中的银和溴。
(已知:4H++2 [Ag(S2O3)2]3-= Ag2S↓+3S↓+3SO2↑+SO42-+2H2O)
(1)操作Ⅲ的名称是 ▲;操作Ⅱ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
(2)加入锌粉的目的是将少量溴化银中的银还原出来,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3)液体B中除含有Br-,还有SO42-,检验溶液中存在SO42-的操作是 ▲。
(4)步骤③实验操作时,也常采用加入适量硝酸钾加盖后再灼热的方法,推测加硝酸钾的目的可能是 ▲。
(5)通过上述回收银的流程中,从绿色化学的要求看,存在的不足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