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植物的果实的表面覆盖着果皮,就像一道屏障,保护着果实内部的各种组织。为探究果皮的保护作用,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取一个新鲜的番茄果实,用水冲洗干净后,用牙签划破果皮,再把它放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然后,把这个塑料袋放到恒温箱中,控制温度为25 ℃。一个星期后,取出塑料袋,观察发现苹果开始腐烂。该同学由此得出结论:果皮对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一处明显缺陷,请指出来:                  
                  ;并修改完善: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 乙组接种细菌后也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2)在该实验方案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3)若按该方案进行实验,得出了“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这一结论时,观察到的实验现是

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我们将蚯蚓分别放在糙纸和玻璃版上,发现蚯蚓在玻璃版上运动的速度比在糙纸运动的速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观察过程中,你如何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后将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某生物兴趣小组作了如下实验:将蚕豆种子放在培养皿内的棉花上,种子上面盖上一层纱布,然后进行以下四组实验。请你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
棉花状态
温度
空气
发芽率
A
干燥
23°
接触
0
B
潮湿
23°
接触
100%
C
潮湿
-5°
接触
0
D
水中
23°
隔绝
0


(1)选择A、B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2)选择D、B两组实验可以证明蚕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
(3)实验D与实验A不能进行对照,原因是这一对实验有关的操作中,有个不同的因素,没有遵循控制的原则。
(4)在学习科学探究中,下列有助于将来取得科学成就的是()
A.认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B.勇于创新的精神
C.勇于挑战前人的观点
D.以上都对

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入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鱼缸的高,使章鱼能从鱼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碰,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越过障碍捕捉到小虾。在做狗越过障碍取得食物的实验时,看到狗较快地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绕道而获得食物。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狗和猴子越过障碍而获取食物都属于学习行为。这是动物在_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
(2)上述实验证明,动物越_______,学习能力____________,学习行为越复杂。

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侧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
(1)在甲、乙载玻片的下方的()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乙()
(2)该实验说明生物体(如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_________,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能①形成赤潮、②寄生在人体内、③净化水体、④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其中对人类有用的是。(填序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