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某天然油脂A可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A的分子式为C57H106O6。1 mol该天然油脂A经反应①可得到1 mol D、1 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2 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
(1)写出B的分子式: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反应类型:________;C的名称(或俗称)是________。
(3)近日,电视媒体关于“氢化油危害堪比杀虫剂”的报道引发轩然大波,反应②为天然油脂的氢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氢化油又称人造奶油,通常又叫硬化油
b.植物油经过氢化处理后会产生副产品反式脂肪酸甘油酯,摄入过多的氢化油,容易堵塞血管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c.氢化油的制备原理是在加热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通入氢气,使液态油脂变为半固态或固态油脂
d.油脂的氢化与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加成反应。
(4)D和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体积为10 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 mol 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X(g)Y(g)+3Z(g)
(1)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Ⅰ,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且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min);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段时间内测得容器内反应速率分别为:甲:
丙:
。若其它条件下同,温度不同,则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序号) ;
(3)若向Ⅰ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氮气,则平衡 (填“向左”或“向右”或“不”)移动;若将Ⅰ的平衡体系中部分混合气体移走,则平衡 (填“向左”或“向右”或“不”)移动;
(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 mol X气体,则原平衡Ⅰ中X的转化率与重新平衡后X的转化率相比较 (选填字母)。
A.无法确定 | 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
C.前者一定等于后者 | D.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
(5)若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c mol,达到平衡时各气体体积分数与Ⅰ平衡相同,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应该为 。
Ⅰ.现有四种有机化合物:
试回答:
(1)甲、乙、丁都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2)1 mol甲、乙、丁分别与足量Na反应,生成H2最多的是 (填编号,下同);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4)等物质的量的甲、乙、丁充分燃烧,消耗氧最少的是 ;
(5)丁与醋酸在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酯有 种。
Ⅱ.白乳胶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的有机物。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用下列合成路线合成该物质:
试回答:
(1)A的结构简式为 ;
(2)写化学方程式:
A→B ;
D→E 。
A、B、C、D、E、X、Y为中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与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金属单质,B为氢气,X为盐酸,Y为强碱溶。则A物质的名称是 ;D与Y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A、C为同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通常状况下,A为气体,C为液体,Y为金属单质。则A→C的反应类型是 ;E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的实验现象为 ;
(3)若A、D为同一物质,常温下A、X为气体化合物且X有臭鸡蛋气味,C为固体单质。则A、D的化学式均为 ;将X通入A的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四种溶液:
①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③盐酸④氨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溶液中有水解反应发生的是 (填编号,下同),溶液中溶质存在电离平衡的是 ;
(2)比较①、②溶液,PH值较大的是 ;
(3)在溶液④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此时的值将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4)用溶液③滴定V mL溶液④,其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试分析在滴定过程中,滴定曲线上a、b、c、d四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点,理由是; ;
②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 ;
③取少量c点溶液于试管,再滴加0.1 mol/L NaOH溶液至中性。此时溶液中除H+、OH-外,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 。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A和E、D和F分别同主族,且B与D 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试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的名称是 ,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C、D、F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化学式);
(3)E单质在足量D单质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4)化合物X、Y均由A、D、E、F四种元素组成。
①X、Y均属于 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②X与Y的水溶液相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化合物E2F的水溶液中滴入双氧水和稀硫酸,加热,有单质生成。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