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某天然油脂A可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A的分子式为C57H106O6。1 mol该天然油脂A经反应①可得到1 mol D、1 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2 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
(1)写出B的分子式: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反应类型:________;C的名称(或俗称)是________。
(3)近日,电视媒体关于“氢化油危害堪比杀虫剂”的报道引发轩然大波,反应②为天然油脂的氢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氢化油又称人造奶油,通常又叫硬化油
b.植物油经过氢化处理后会产生副产品反式脂肪酸甘油酯,摄入过多的氢化油,容易堵塞血管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c.氢化油的制备原理是在加热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通入氢气,使液态油脂变为半固态或固态油脂
d.油脂的氢化与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加成反应。
(4)D和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苯氯乙酮是一种具有荷花香味的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氯乙酮的分子式为。
(2)苯氯乙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有(选填字母)。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消去反应 d.水解反应 e.银镜反应
(3)苯氯乙酮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任意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内有苯环但不含甲基;②氯原子与链烃基直接相连;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
(4)已知:①
②通常状况下氯苯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苯氯乙酮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可发生银镜反应,能用于合成杀菌剂F,F的结构简式是:,由M→F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
①M的结构简式为,D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②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E→F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③C与NaOH醇溶液反应,所得产物的分子式为C8H5C1,则该产物的结构简式
为。
(14分) A、B、C、D是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四种气体单质,甲、乙、丙、丁是化合物,其中化合物乙是离子晶体,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C的氧化性比D强,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它们的生成物均给出,反应条件略去)。
(1)写出分子式:A 、B、
C、D ;
(2)写出乙的阴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①、②化学方程式:①、②;
(4)举出实例说明单质C比D氧化性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A、C\、D与B反应生成的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14分)已知存在如下反应:
其中A和C为常见金属单质;B和D为氧化物且B具有磁性;E为无色气体单质。
据此回答:
(1)D可溶于强酸和强碱,写出D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物质E是(填化学式);在反应①中,1mol B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3)将单质A和C用导线连接,与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则该原电池的负极是(填元素符号),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B与过量稀硝酸相遇,可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若将B溶于盐酸中可形成溶液F,F中存在的两种金属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现有如下三种检验F中的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及预设实验现象):
分别取少量F溶液于三支洁净的试管中,
①向第一支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色;
②向第二支试管中溶液的底部用滴管注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③向第三支试管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振荡,KMnO4溶液紫色褪去。
上述三种方案中合理的是(填①、②或③);
若向溶液F中加入少量铜粉,振荡后,铜粉逐渐溶解,请写出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地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正盐,当继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时,正盐便转化成酸式盐。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2)标准状态下,向100 mL 2 mol·L-1 的NaOH溶液中通入3.36L二氧化碳气体,试求反应后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已知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X 、Z都是非金属元素,常温下单质都为气态。X、Z在同一主族, Y单质为银白色金属固体,且W和Y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和Z同周期且化合物YZ是海水主要的成份之一。
(1)W的氧化物可电解生成W单质和O2,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2)X2可与水反应生成WX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Y可与水反应生成YOH和W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Z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与水反应生成HZ和HZ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比较HX、H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用化学式表示)
(6)YOH是一种强碱,0.25 mol的该物质与一定量HZ稀溶液(呈酸性)发生中和反
应,并放出 Q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