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
出师表(节选)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 古今异义
卑鄙:古 今 思想或行为恶劣
痛恨:古 今 深切憎恨“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可概括为成语
翻译句子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第①段体现了作者关于治国的哪一种主张
你如何看待这一主张?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1)缀行甚远()(2)恐前后受其敌()
(3)意暇甚()(4)一狼洞其中()下列“其”字均为代词,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
①恐前后受其敌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③屠自后断其股④其一犬坐于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⑵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文章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看,它又
告诉“人”什么呢?(3分)
我认为: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
(2)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孙权劝学》)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5)其一犬坐于前(《狼》)
阅读。
①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②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⑤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附书至()新战死()未去()犹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戍()________戌()________戎()________
(2)衰()________哀()________衷()________为选段划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酷:________________
(2)说明战争之惨烈:________________
(3)说明战争破坏严重:________________
(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_______________
(5)能概括全诗内容的:________________本段文字正面描写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
“________”,揭示主题。
管仲、隰明①从桓公伐孤竹②,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明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而水③。”乃掘地,遂得水。
[注]①管仲、隰(xí)明: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指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③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下便有水。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从桓公伐孤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蚁冬居山之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
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短文的前一段是一个成语的出处,请写出该成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_______,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用课文原话填空。
翻译划线的语句。
选文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本文选自《________》,是________家经典之一,大约是________末年或________之际儒家学者托名答问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