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表示某植物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变化,图2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A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乙到丙段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 ,对应图2中的 点。(用a、b、c、d中的回答)
(2)若该植物长时间的光照强度为b,则该植物是否能正常生长 (是或否)。
(3)要测得植物在温度为A、光照强度分别为d时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 条件,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强度为d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 溶液,所得数值为 。
(4)该植物细胞吸收1802,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 。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着,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
实验组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红果 |
黄果 |
||
1 |
红果×黄果 |
492 |
504 |
2 |
红果×黄果 |
997 |
0 |
3 |
红果×红果 |
1511 |
508 |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得出。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右图示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看图回答下问题。
(1)这个细胞处于分裂时期,依据是。
(2)若该细胞形成了一个A'B的卵细胞,则三个极体中染色体是。
(3)该细胞是否会发生交叉互换,交叉互换通常发生于。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 对皱粒种子( r )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发现后代出现了4种类型。对性状统计结果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是(黄色圆粒),(绿色圆粒)。
(2)在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它们之间数量比是。(3)后代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4)后代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如果用其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子代性状类型有种,数量比为。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表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抗虫基因“放入”棉花细胞中与棉花的DNA分子结合起来而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科学家在进行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___________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运载体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__________(键名)而结合,遵循原则。
(2)在获得目的基因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重要。PCR扩增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加入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四种脱氧核苷酸和
的DNA聚合酶。
(3)图中的III是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经培养、筛选最终获得一株有抗虫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产生的F1中,仍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原因是_
(4) 述抗虫棉植株的后代种子种植下去后,往往有很多植株不再具有抗虫性,原因是_
,要想获得纯合体,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5)科学家最初在做抗虫实验时,虽然用一定的方法已检测出棉花的植株中含有抗虫基因,但让棉铃虫食用棉的叶片时,棉铃虫并没有被杀死,这说明_______。科学家在研究的基础上又一次对棉花植株中的抗性基因进行了修饰,然后在让棉铃虫食用棉的叶片,结果食用的第二天棉铃虫就死亡了
(9)下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
(1)该病是由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若用A、a表示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和7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6号是纯合子的几率为________,9号是杂合子的几率为________。
(4)7号、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几率是________。
(5)如果6号和9号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_,如果他们生出的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几率是________,正常的几率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