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浓度如下表:
离子 |
H+ |
K+ |
Na+ |
NH4+ |
SO42- |
NO3- |
Cl- |
浓度/mol·L-1 |
未测定 |
4×10-6 |
6×10-6 |
2×10-5 |
4×10-5 |
3×10-5 |
2×10-5 |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试样的pH= 。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H2(g)+1/2O2(g)=H2O(g) △H=-241.8kJ·mol-1
C(s)+1/2O2(g)="CO" (g) △H=-110.5kJ·mol-1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
A.Ca(OH) 2 B.Na2CO3 C.CaCl2D.NaHSO3
(3)汽车尾气中有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
① 若1mol空气含0.8molN2和0.2molO2,汽缸中的化学反应式为N2 (g)+O2(g)2NO(g) △H
0
1300℃时将1mol空气放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其原因是 。
②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x的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③ 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
已知该反应的△H0,判断该设想能否实现并简述其依据: 。
酯(
)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
为加成反应,则
的结构简式是;
的反应类型是。
(2)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3)
的化学方程式是。
(4)
是
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吸收峰外仅有1个吸收峰;②存在甲氧基(
)。
的结构简式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和
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
b.
和
中均含有2个
键
c.1
完全燃烧生成7
d. 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
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
的基态原子核外有个未成对电子;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 |
离子半径 |
熔点 |
酸性 |
(3)
与
反应生成
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 ℃、101
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放热44.4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
是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
氧化
溶液制取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PMMA俗称有机玻璃,是迄今为止合成透明材料中质地最优异的一种,其合成线路如下图所示:
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X代表卤素)
回答下列问题:
(1) F的结构简式为,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写出A的结构简式,④的反应类型。
(3)写出③、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
⑤。
(4)有机物N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且与有机物M互为同分异构体,请写出满足要求的所有N的结构简式。
现有部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 |
T |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
X |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对共用电子对 |
Y |
M层比K层少1个电子 |
Z |
第3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
(1)写出元素T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2)元素Y与元素Z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填序号)。
a.Y单质的熔点比Z单质低 b.Y的化合价比Z低
c.Y单质与水反应比Z单质剧烈 d.Y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强
e.Y失去电子的数目比Z少
(3)T、X、Y、Z中有两种元素能形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 ,该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是 。
(4)元素T和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化合物Q,元素X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W气态时密度等于氧气,Q与W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X单质和T的另一种氢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 X与Z形成的化合物ZX结构类似金刚石,最高可稳定到2200℃,推测属于
晶体。打开盛有ZX的袋口可闻到氨气味,故应避水保存,写出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有下列各组物质:
①石墨和碳纳米管 ②甲烷和十八烷 ③
④乙酸和甲酸甲酯 ⑤ 12CO2和14CO2 ⑥H、D、T
⑦ ⑧
其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为 (填序号,下同);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为 ;
属于同位素的为 ;
属于同系物的为 ;
属于同一物质的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