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剧变。
材料一“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过去‘三靠’(即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越靠越穷,现在‘靠三’(即靠三中全会路线),越靠越富。”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的顺口溜
⑴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农民对我们党的哪一项政策赞不绝口?这项政策为农村带来哪些变化?
材料二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⑵从《人民日报》的社论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正在做出怎样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
材料三
(3)根据以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各领域发生的历史性剧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均摘编自《图说天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发生在哪场革命中?革命的成果是通过哪一文献得到保障的?
(2)材料二中涉及到是“美利坚”的哪次革命战争?颁布了什么性质的法律文献?
(3)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出现在哪个国家?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的追求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访问团。在会见中,连战表示,现阶段两岸关系来之不易,希望能在新的起点上加以深化。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实施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固然是中国的一部分,大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一中架构”下的两岸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关系。
——央视网2013年2月25日
(1)中华统一多民族的形成与巩固过程中,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请你写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名称一个。
(2)元朝时为加强统治,除推行行省制度外,还设立过怎样的机构来管理西藏的?
(3)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请试举两例;中央人民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分析统一国家的形成中与民族融合的关系,谈谈你的感受。
多数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三次浪潮。第一次发生在16世纪,第二次从19世纪初期到一战前,第三次从二战后到现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14年,他(史蒂芬孙)研制的第一辆蒸汽机车“布拉策号”试运行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的应用,合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材料三
(1)哪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先完成了环球航行?
(2)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式交通工具,试各举一例。
(3)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怎样的趋势,我们应如何应对这个趋势。
(4)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和美国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三: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这个制度最终被打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两个“战争”分别是什么?
(3)“华约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4)当今世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伏彼起,给国际安全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材料一
孔子讲学图
材料二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材料三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梁启超《变法通义》
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二例。
(2)科举制开始于哪一朝代?唐代科举中人们普遍推重的是什么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日本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
(4)结合上述材料和我国封建时代的繁荣及近代日本的崛起,请您说说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党和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