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1)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2)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3)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4)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1)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2)壹:真是,实在。(3)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4)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表达世事沧桑变化,浑然不觉的心境,今天常引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语句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林尽水源 ②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下面各项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
B.①于舅家见之②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
C.①夫子式而听之②人不知而不愠 |
D.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使子路问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阅读《愚公移山》中的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
毕力平险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争高直指《与朱元思书》)
|
杂然相许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
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忱患,死于安乐》)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B.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2分)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请加以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之处。(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众寡:人数少。 ④建:提出。⑤吴会:吴国。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 | B.乃建奇策/策之不以其道 |
C.身使孙权/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D.江南悉平/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2)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诗》:这里指《诗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
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归休: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宜尔子孙承承兮。[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霰,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
②敲戛:敲打。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自叹每有欲往往___________
②辄复不遂辄___________
③任之而已而已___________“亦复有少趣”,“趣”在何处?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回答。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___________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___________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恒_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从文中画线句子得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