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亭亭净植 |
植:立 |
B.有狱久不决 |
狱:案件 |
C.囚法不当死 |
法:法律 |
D.将弃官去 |
去:离开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敦颐独与之辩 |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人不知而不愠 |
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
杀人以媚人 |
D.乃委手版归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4)甲文 ,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 分别表现了周敦颐 、 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小题。(15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
(3)策之不以其道策
(4)执策而临之临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而以“千里马”喻指人才,以“伯乐”喻指,讽喻和抨击的社会现象是。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各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意思。(4)
(1)渔人甚异之
(2)便要还家
(3)一一为具言所闻
(4)便扶向路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桃花源的美好恰好反衬出当时社会现实的残酷。请在表格中各填入一个四字短语,完成对文章内容的解读。
桃花源 |
当时社会 |
安定和平 |
① |
② |
赋税繁重 |
怡然自得 |
③ |
平等互爱 |
④ |
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这种手法?试举一例,请简要分析。(3分)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③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④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选自《明史》)
【注释】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④经生:泛指研读经书的书生。解释文中加线的词。
(1)取而疾走()(2)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
(3)其为文()(4)无若际泰者(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
B.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
C.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
D.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他就被父亲带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不忘。 |
B.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声歌唱,于是终身不忘。 |
C.他就被父亲带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声歌唱,于是终身不忘。 |
D.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不忘。 |
文中“”一句直接写出了陈际泰声名之隆,“”一句从侧面表明他作品之丰。(用文中原句填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上使外将兵 |
B.身所奉饭者以十数将军身帅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C.愿王勿遣愿终守之,弗敢易 |
D.故卒不加诛骑千余,卒数万人 |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B.东向而朝军吏足肤皲裂而不知 |
C.吏无敢仰视之者念无与为乐者 |
D.王以括母先言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奢为将时,常打胜仗,不顾家事,与将士们打成一片,深得将士喜爱。 |
B.赵奢之妻对丈夫和儿子都非常了解,因此在国王面前支持丈夫,反对儿子。可惜赵王没有听从她的意见。 |
C.赵王之所以任赵括为将,与他父亲是名将赵奢有一定关系。 |
D.赵奢父子对待将士不同,对待钱财不同。因为用心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
将文言文阅读中划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上学过的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②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欧阳修《醉翁亭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释文中划线的字。
(1)有仙则名 名:
(2)斯是陋室 斯:
(3)惟吾德馨馨:
(4)何陋之有 何:
(5)谈笑有鸿儒 鸿: 儒:
(6)往来无白丁 白丁:
(7)可以调素琴 调:
(8)无案牍之劳形 劳: 形:释下列各句中的划线字。
(1)①无丝竹之乱耳 之:
②何陋之有 之:
③辍耕之垄上 之:
④操蛇之神闻之 之:
(2)①无丝竹之乱耳 乱: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乱:身居陋室,却不感到简陋,你对此有何看法?
(1) “陋室”意为_______,“铭”指_______________。
(2)用原文回答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4)《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