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是处于青春期的两位同学的心理感受,请你来做心理医生。
刘茜:我已经长大了,想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可妈妈什么事都要管,烦死了!
孟晓:最近,我总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同学发脾气,同学们都不愿理我了。
(1)以上两位同学遇到了什么共同问题?
(2)请你分别说明两位同学各自存在什么心理矛盾?
(3)请为两位同学解决各自的问题支招。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学校以“党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了一次师生座谈会。彬彬通过在调查、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围绕“回眸成就、立足现实、畅想未来”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发言,请你与彬彬一起回顾、协作完成。
【回眸成就】
★ 彬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了以下一组反映百姓生活变化的图片。

(1)请你以文字的形式再表述一个体现你家里生活变化的资料。
(2)我国的百姓生活能够发生这样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立足现实】
★ 在访问座谈的过程中,一则有关百姓期盼的民谣,激发了彬彬的探究欲望,请你与彬彬一起探究:

(3)“百姓期盼的民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目前正处在什么样的历史阶段?
(4)实现百姓的这些期盼:
①根本途径是什么?
②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哪些方面的关系? (温馨提示: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畅想未来】
★ 彬彬经历“收集资料——探究问题”的过程后,对祖国充满憧憬,对家乡充满希望。
(5)请你和彬彬一起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自己家乡美好的未来。

2008年5月23日中原新闻网报道:为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让学生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学校建设和谐校园,河南省提出在各大中小学广泛开展“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诚信校园”的活动。为此,某校八(3)班准备召开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根据下面的提纲尝试完成活动设计:
(1)围绕“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诚信校园”的活动写出你设计的班会主题。
(2)围绕主题写出一种活动形式。
(3)围绕主题运用所学知识阐述活动的意义。
(4)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你需要作哪些准备?至少写出两项。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活动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不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还能促使我们自然的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而坏习惯则会妨碍我们的健康成长。为了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掉自身的坏习惯,成为一个文明上进的好学生,新华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1)请写出中学生有哪些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不好的学习习惯?
(2)请为此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请你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近日,民政部、国土资源部、铁道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召开灾情会商会,对2011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估。2011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灾情接近近年同期平均水平,但局部地区受灾严重,主要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水旱灾害损失重,旱涝急转明显。二是地震灾害活动频繁,台风登陆相对集中。三是低温冷冻灾害损失重大,风雹灾害点多面广。四是重复受灾严重,人员伤亡集中。五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城市受灾突出。面对突如其来的一系列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顽强奋战、竭尽全力抢救被困群众,全国上下捐款捐物,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上一个又一个壮丽篇章。
某校九年级(1)班在学完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后准备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也参入其中,完成下列各题:
(1)请你围绕“责任”这一话题为本次班会拟定一个主题。
(2)请围绕班会的主题,就如何做负责任的公民,草拟一份发言稿。(请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中任选一个角度)
(3)请你拟出两条有关责任的格言。

材料一:(2008.05.14)下午1点左右,救援队员们在一个幼儿园的废墟下发现了一个被困的小女孩。废墟随时有可能因为余震而再次坍塌,孩子的性命危在旦夕。“快,这里有人。”在队员的招呼下,十多名队员迅速赶了过来。“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救援过程中,面对队员的安慰,孩子反倒安慰起了队员们。一块块砖石被移开,队员们才发现孩子双腿被卡,下半身沾满鲜血,从紧咬的牙齿中,不难看出孩子正遭受着巨痛的折磨。“两只老虎跑得快……”工具简单,救援工作十分缓慢,就在大家着急之时,孩子突然唱起了儿歌。“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获救后,孩子告诉队员,她叫任思雨。
材料二:近来,中小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而自杀的消息时时见诸报端,暴露出当代中小学生对生命轻视和珍爱生命意识的淡薄等弱点。例如:据报道,山西临汾某小学五年级学生甜甜因无法承受“作业过多”的压力而上吊自杀了。
材料三:臧克家的诗《有的人》这样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1)材料一中,任思雨和甜甜对待生命的态度分别是什么样的?
(2)材料三中为什么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3)从这三则材料当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