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①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注①郭隗( wěi ),战国时燕国人,燕昭王客卿。②涓(juān)人:近侍之臣,太监。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反以报君(    )              ②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③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    )   ④而师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选出“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策之不以其道  B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C可以为师矣    D何不试之以足
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恐前后受其敌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
狼自苫中探爪入方缚以带以吹豕之法吹之
、翻译下列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甲文主要展示屠夫的乙文主要展示屠夫的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狼正常是一个的形象,如成语
而现在有部分服装品牌又用狼来冠名,如“七匹狼”、“与狼共舞”是因为狼还具有品质。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整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和曰:“古人贵朝闻夕阳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注:二陆:陆机(别号“平原”)、陆云(别号“清和”)两兄弟,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义兴人谓为三横 () (2)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3)而处尤剧 ( )(4)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蛟或浮或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为乡里所患不足为外人道也  
C.且人患志之不立甚矣,汝之不惠  
D.而年已蹉跎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翻译下面句子。  
且人患志之不立  
  
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语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词义。  
⑴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机变:  
⑵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  
⑶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  
⑷虽杀臣,不能绝也虽:  
翻译下面句子。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公输盘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 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策之不以其道()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买其首五百金()
(4)鸣之不能通其意()
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0分)
甲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文: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
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1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
③吴既赦越 ( )④与百姓同其劳()
翻译下列句子。(2分)
女忘会稽之耻邪?
翻译:
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来概括其主要内容。(3分)
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