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猛浪若奔 (4)望峰息心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 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文言文阅读。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②,返③为其患。(《百喻经》) [注释]①益:增加。②爽:败坏(口味)。③返:同“反”,相反。解释画线词语。
(1)主人与食(2)缘有盐故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文言文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尸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治经为博士( ) 但当涉猎( )翻译下列语句。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一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存审1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zú)2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3生于膏梁4,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注释】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②镞:箭头。③尔曹:你们。④膏粱:膏,肥肉。粱,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一处即可,2分)
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尝戒诸子曰 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
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 因授以所出镞 翻译“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所学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给下列划线的字进行解释。(4分,书第27页第二题和第106页第二题)
太祖乃悟__________________普明日复奏其人_________________
遂以名楼__________________缘坡植牡丹、芍药_______________翻译“碎裂奏牍掷地”一句。(2分,书第28页)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王羲之尝诣门生家()②姥初有愠色()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