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建设 “幸福中国”,必须打造“诚信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交易双方的诚信状况与各自获益状况关系表

(1)用经济生活知识解释上表反映的关系,并回答企业要追求诚信的经济理论依据。
材料二 市以诚为本,诚以信为基,信以德为源。许多国内外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搞市场经济,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人才,而是信用、信誉以及培植保证信誉的机制。中国需要市场,市场需要秩序,秩序需要靠信誉来维持。因此,信誉能够塑造中国。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为塑造诚信中国,公民和政府都应该怎么办。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2012冬天到2013年春天,我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2012年S市空气质量、机动车保有量和煤炭消费状况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空气质量达二级(良)以上(天数)
285
283
279
275
机动车保有量(万辆)
103
121
156
180
煤炭消费量(万吨)
2210
2400
2621
2930
煤炭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
42
39
37
36

注:①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28%。②近年来,S市肺癌、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分别增长了47%、28%、25%。
材料二 为既保证经济发展,又改善空气质量,S市采取了以下措施:减少煤炭消费量,增加天然气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优化机动车结构,淘汰老旧机动车;关停高污染企业和退出一批落后生产工艺,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教育、传媒、通讯等服务产业;增加财政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鼓励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改善农村地区环境质量。
(1)揭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S市所采取的措施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
(3)在一次以“怎样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上,小张同学发言说:“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天蓝、山青、水绿’的美好愿景,现在再宣传环保理念已没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实际行动。”运用价值与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评析小张同学的观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农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短短几年时间,我国完成了向农村“取”到向农村“予”的历史性转变。如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国农民告别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对“三农”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加大。2011年全年对“三农”的投入首次达到1万亿元左右,主要用于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中央财政还新增129亿元资金,全部用于支持粮食生产和抗旱工作。在夏粮生产的关键时刻,国家决定提高补贴规模,同时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从2004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八连增”,连续5年超过5000亿千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没有过成就。
材料二 解决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三农”问题,重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从2004年到2012年,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持续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农业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1)运用财政和税收知识对材料一中的强农惠农政策进行分析。
(2)结合材料二,分析党中央重视“三农”问题的政治原因。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主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文化消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以下数据:
2002-2012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年份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可支配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纯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2002
7703
6030
407
2476
1834
47
2006
11 759
8697
591
3587
2829
74
2012
21 810
15 161
1102
6977
5221
165

注:①2012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1)结合图表(含注)反映的信息,概括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第二小组】——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本组同学对近段时间比较火的几档综艺节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3年我国新开播的综艺节目都是引进国外版权,同时还有许多电视台准备加入引进的队伍。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了两种观点。观点一:综艺节目在中国起步较晚,“拿来主义”是一个必经之路。观点二: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2)选择一种你赞成的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第三小组】——立足实践,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本组同学走访了该省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浓园国际艺术村。他们了解到该艺术村自创建以来,陆续为省内200多位美术家免费提供工作室附带居室;在园内修建了大型展览厅和销售厅,为美术家免费包装展、销作品。美术家们在艺术村可以近距离地感受社会生活,可以在一起切磋技艺、提高素养,通过开办美术培训班为培养新人贡献力量,逢年过节则为农民群众写春联、作年画等。2013年“闹春展”期间,美术家们“接地气”的作品受到参观者的热捧,也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该艺术村的经验对文化工作者创造与实现价值有何启示。

电价调整关系群众生活,制约着中国经济发展。
材料一 每年进入冬季,我国都会因为“煤荒”引发全国性“电荒”,为了应对电荒,全国大部分省市区采取拉闸限电的措施来保证基本的电力供应。在煤炭供给短缺和成本上升的压力下,特别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相应出台了电价上调的措施。
材料二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开始实行居民阶梯电价。共分三档,第一档为基础电量,价格不变,第二档每度涨0.05元,第三档涨0.30元。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阶梯为基数电量,此阶梯内电量较少,电价较低;第二阶梯电量较高,电价较高一些;第三阶梯电量更多,电价更高。这不仅让市民更加合理用电,更提升了节能家电的关注度,刺激了销量,同时也加速了市民家里“电老虎”的淘汰,节能型产品将再次掀起一波销售高潮。
(1)结合材料一,分析国家上调电价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实行阶梯电价可能对居民生活、生产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以来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年份(年)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文化产业增
加值(亿元)
1680
1921
2270
2151
2524
2529
文化产业增
加值占全省
GDP比重(%)
6.5
6.2
6.4
5.6
5.6
4.8

近几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1/4,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然而,广东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且普遍存在“小、弱、散、乱”的状况,这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材料二 广东传统的民间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多样,特别是广东有很多可以代表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遗产。但目前却有很多文化呈现没落的痕迹,没能与现代接轨而缺乏生机。
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苹果公司不仅重视科技创新,而且也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苹果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一方面激发公司员工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上专注于顾客的想法和需求。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广东省政府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请谈谈苹果公司的成功对推动广东文化发展有哪些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