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有
①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开始形成 ②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③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④美国两党制的形成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是世界主要经济区域都必将发生的历史过程。从这一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
| A.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 | B. 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
| 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 D.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
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到:“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整个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工业发展
②民族工业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
③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
④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每年结账后,均在《申报》和《北华捷报》等媒体上公布信息;开平煤矿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
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这段材料的主要信息是()
A.企业通过媒体发布信息已被公 众所认可 |
| B.近代民营企业引进了西方的一些管理模式 |
| C.洋务派的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一些雏形 |
| D.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 |
德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记载: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运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换回这个全球唯一的高级奢侈品生产国的丝与瓷等。这说明了()
①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②中国是当时的世界经济和贸
易中心之一③中国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④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④ |
明代,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三”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①农
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出现③松江地区成为产棉的重要地区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