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伯牙善鼓琴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字与“止于岩下”中“于”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美于徐公 | B.能谤讥于市朝 |
C.万钟于我何加焉 |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伯牙所念 念: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翻译: 下面是有关【甲】【乙】两文中人物的简析,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
【甲】文中伯牙弹奏乐曲,钟子期 ① ,看来钟子期确实是善听之人。【乙】文中邹忌用 ② 的生活小事设喻劝谏齐威王,齐威王认可了 “ ③ ”的结论,并且颁布了鼓励进谏的诏令,使齐国取得“ ④ ”的政治成效,这与齐威王的“善听”有密切关系。 |
阅读甲乙两选段,回答下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醉翁亭记》欧阳修)
【乙】廿 (niàn)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huì)面1而髻鬟(huán)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 (liè) 2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3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 (huī)4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wū)5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节选《满井游记》袁宏道)
注:1靧(huì)面:洗脸。2鬣:兽颈上的长毛,一说马鬃,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3蹇:这里指骑驴。4堕:同“隳”,坏、耽误。5恶:怎么。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临溪而渔 (2)偕数友出东直
(3)颓然乎其间者 (4)泉而茗者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甲】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你知道太守醉的原因有哪些吗?
《醉翁亭记》和《满井游记》都是游记散文的佳作,但是它们在写景和抒情上有明显的不同,请结合【甲】【乙】选段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太宗①朝,有王著学右军②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③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太宗:宋太宗赵匡义。②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③内侍:此指太监。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若遽称善
对如初 太宗益刻意临学翻译句子。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
“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的原因有哪些?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选出与“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小大之狱 | B.公将驰之 |
C.王之蔽甚矣 | D.何陋之有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今日封侯之秋秋 ②公转营迫之迫
③帝闻大惊。让汉曰让 ④或多惶惧或 翻译下列句子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日:“夫人犹在也。”统日:“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日:“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日:“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下列句中的“之”与“见统甚哀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将驰之 | B.何陋之有 | C.辍耕之垄上 | D.公将鼓之 |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八岁的骆统在与母亲分别时强忍着不回头,可见他年少懂事。 |
B.骆统十分孝顺,尽管母亲改嫁,但他侍奉母亲一如既往。 |
C.骆统总是为他人着想,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因此声名显扬。 |
D.骆统参与军事行动,先后打了两次胜仗,多有战功,显示了较高的军事才能。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母亦贤之贤: ②迁偏将军迁:
③数陈便宜陈: ④文多故不悉载悉: 翻译下列句子。
(1)统为之饮食衰少。
译:
(2)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
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题。
昭阳①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
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②,爵为上执珪③。”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④耳。”
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⑤卮⑥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昭阳:楚怀王手下大将。②上柱国:楚国武官名,是武官的最高荣誉称号。地位低于令尹而高于大司马。③上执珪:战国时楚国所设爵位名,为爵位最高者。④令尹:官名。对内掌理国政,对外领兵作战,总揽大权于一身。 由于官高位重,故其人选一般只从王族中选任。⑤舍人: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左右亲近之人。⑥卮(zhī):盛酒的器皿。下列句中加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唯令尹耳 唯:只有 |
B.引酒且饮之且:并且 |
C.终亡其酒亡:失去 |
D.公以是为名居足矣以:凭借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轸是怎样说服楚国大将昭阳放弃攻打齐国的?从“画蛇添足”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