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8分)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 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注] ①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
②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当地民间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起笔两句“山苍苍,水茫茫”,展现出山水苍茫的画面,把读者自然引入画境。
B.大小孤山四面环水,诗人连用“崩”“去”“搀”等几个词语,展现了“孤山”之险。
C.“沙平风软”两句,写江风轻柔,江波起伏,大小孤山仿佛随小舟在江上起伏低昂。
D.诗歌最后两句劝诫舟中的商人不要轻狂侮慢,勿对已做他人妇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描写江中的大小孤山,别有情趣。请对这两句诗做简要赏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山花子 ·春恨
陈子龙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②五更钟:亡国丧音。③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
词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深层寓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晓望
杜甫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当时流寓夔州瀼西。
诗歌描写的景色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来?

颈联的景物描写,显出作者的匠心,历来为人称道。试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结合诗句,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清] 吴梅村
江南好,绣帅①出针神。雾鬓湘君②波窈窕,云幢③大士④月空明,刻画类天成。
【注】①绣帅:最好的绣工。②湘君:湘水之神。③云幢:用作仪仗的一种饰有云纹的旗帜。④大士:指菩萨。
这是一首难得的以民间刺绣工艺为题材的佳作,词中“雾鬓湘君波窈窕,云幢大士月空明”一句描绘了能工巧匠们手下的绣品的什么特点?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情感?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词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唐]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注]①偶此:与以上景物相对
诗歌开头两句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景象对应了题目中的“雨后”之意。
宋人吴可在《蔵海诗话》中认为第四句中“‘惊’字甚奇”,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
B.“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竞”,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
C.词的上阕“看”字,总领全词,上阙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和下阙风华正茂的“少年学子图”,都由“看”引领而出。
D.全词中心意象应该是“独立寒秋”的“我”,其他意象则是在这一中心意象的“辐射”下形成的。在这里,胸怀博大的看风景人也便成了“风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