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下面两个基础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上图所示标号①仪器名称是                   
溶解粗盐过程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如果过滤后的滤液仍较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填标号)。
A. 过滤器内滤纸的高度低于漏斗边缘
B. 倾倒液体时,液面超过滤纸的高度
C. 实验中滤纸被划破
(4)在蒸发操作中,待蒸发皿中出现           (填“较多”或“较少”)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
【实验二】配制5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1)计算:氯化钠质量和水的体积。(水的密度:1.0 g/mL)
(2)称量:如图所示(右盘无砝码)称得的氯化钠质量为        g 。    
量取:选择量程为     (填“10 ”、“50 ”或“100 ”)mL的量筒准确量取      mL水。
                        
(3)溶解:把氯化钠和水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至氯化钠全部溶解,配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装瓶、贴标签:请填写图12所示标签。

[反思]
(5)上述实验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若按图方式进行读数,将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6)若将上述50 g氯化钠溶液稀释为2%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标号)。           
A.量筒  B.漏斗  C.玻璃棒  D.托盘天平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摩尔质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右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周期。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___________性。
(3)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H2SO4)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可用以下式子表示其反应和生成物:2KNO3+3C+SK2S+N2+3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配制火药,那么KNO3,C,S这三种原料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时,才能使火药燃烧最充分。

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时下兴起的环保炭雕工艺品,是以活性炭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雕刻而成,炭雕工艺品既能装饰居室,又对甲醛等有害气体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_作用,能有效地净化室内空气。
(2)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
(3)长期使用的热水瓶内胆常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用稀盐酸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止彩色照片褪色,可将照片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__________。
(6)不经常使用的锁,可向锁眼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以容易开启,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______和_____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
(2)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2009年4月以来高致病性甲型H1N1流感呈现出在全球蔓延的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尚无法专门针对人类感染H1N1流感的特效药,但推荐使用“达菲”胶囊,根据“达菲”的化学式C16H31N2PO8,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