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杨琁
杨琁字机平,会稽乌伤人也。高祖父茂,本河东人,从光武征伐,为威寇将军,封乌伤新阳乡侯。建武中就国,传封三世,有罪国除,因而家焉。父扶,交址刺史,有理能名。兄乔,为尚书,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乔固辞不听,遂闭口不食,七日而死。
琁初举孝廉,稍迁,灵帝时为零陵太守。是时,苍梧、桂阳猾贼相聚,攻郡县,贼众多而琁力弱,吏人忧恐。琁乃特制马车数十乘,以排囊盛石灰于车上,系布索于马尾,又为兵车,专彀弓弩,克期会战。乃令马车居前,顺风鼓灰,贼不得视,因以火烧布,布然马惊,奔突贼阵,因使后车弓弩乱发,钲鼓鸣震。群盗波骇破散,追逐伤斩无数,枭其渠帅郡境以清。荆州刺史赵凯,诬奏琁实非身破贼,而妄有其功。琁与相章奏,凯有党助,遂槛车征琁。防禁严密,无由自讼,乃噬臂出血,书衣为章,具陈破贼形势,又言凯所诬状,潜令亲属诣阙通之。诏书原琁,拜议郎,凯反受诬人之罪。
琁三迁为勃海太守,所在有异政,以事免。后尚书令张温特表荐之,征拜尚书仆射。以病乞骸骨,卒于家。                                                        ( 选自《后汉书》)
[注]①琁:同“璇”。  ②渠帅:首领。   ③阙:朝廷,帝王所居之处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事免”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中有足乐者 B.塞忠谏之路也 C.全石为底 D.必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写了杨琁两件事,一是“破贼阵”,一是“辨清白”。前者主要表现其机智,后者主要表现其刚强。
B.建武年间,杨琁祖辈得到封国,传封三世,后因有罪封国被撤除,于是就在乌伤落户了。
C.杨琁用“石灰马车阵”破敌,石灰扬起,进人眼目,且刺激呼吸道,加上马车的冲突践踏,弓箭的乱发,贼兵的狼狈逃散,是不难想象的。
D.杨琁自举孝廉踏入仕途后,有所升迁,直到桓帝时才任太守之职,在任期间,政绩不凡,直到病死在任上。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因而                          ②上言政事                
③琁初孝廉                      ④陈破贼形势         
翻译下列句子。
(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2)潜令亲属诣阙通之。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届江苏扬州中考)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之校书,预刊落 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则不来矣。”使者,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所著书,颇行于世。
(选自《明史》,有删节)
【注】①刊落:削除,删去。②衔:怨恨。③渎:轻慢。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监司大骇,延之校书() ⑵益两使促之()
⑶使者,欲收悦()⑷使者下阶谢,乃已()
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预刊落以试悦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翻译下列句子。
⑴悦不迎,岂有恙乎?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⑶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桑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届江苏连云港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出自《后汉书·列女传》)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以污其乎(2)久行怀思,无它
(3)累寸不(4)羊子其言,复还终业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2)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文中乐羊子妻告诉乐羊子哪两个道理?对乐羊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道理:
影响:

(届湖北随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①,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②,熏渍③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④,较⑤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⑥鱼之肆⑦,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⑧,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选自《颜氏家训·慕贤》)
【注释】①播越:离散。②款狎:指相互问关系亲密。③渍:染。④操履:操守德行。艺能:本领,技能。⑤较:通“皎”,明显。⑥鲍鱼:咸鱼,气味腥臭。肆:店铺。⑧之徒:那样的人。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l)较明易 者也?(2)君子必交游焉。(3)无不如己者。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墨子悲染丝战长勺(《曹刿论战》)
B.如人芝兰之室,久自芳也可远观不可亵玩也(《爱莲说》)
C.潜移默化,自然似河曲智叟笑而止曰(《愚公移山》)
D.是与善人居杀之应陈涉(《陈涉世家》)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论述了外部环境对人精神性情的影响,指出交友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B.本文以“入芝兰之室自香,入鲍鱼之肆自臭”这一生活现象来证明人的神情容易被同化的道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自然贴切。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说明了潜移默化的道理,多与名贤交游,方能受到有益熏陶,颜氏家训对现在青少年的成长仍有指导意义。
D.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来象征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品行,这与本文观点一致。

(届湖北潜江、仙桃、江汉油田中考)文言文阅读
韩康伯 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选自《世说新语·夙惠》,略改)
【注释】①〔韩康伯〕名伯,东晋大官,玄学思想家。②〔襦(rú)〕短袄。③〔复裈(kū n)〕夹裤。裈,裤子。④〔下〕下身。⑤〔国器〕治国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得襦(同“只”)两战战(大腿)
B.母殷夫人自之(缝制)胡不我于王(看见)
C.作复裈(不久)便扶路(原先,从前的)]
D.母甚之(对……感到惊异)每至晴初旦(下霜,降霜)~]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母殷夫人自成当余从师也
B.母问如土石何[]
C.答曰重修岳阳楼
D.火在熨斗中柄热潭西南

下列各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关爱孩子,并且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母亲。
B.“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侧面表现出韩康伯从小就身体强健,超过常人。
C.这个故事若作为事实论据则可论证这样的论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D.从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夙惠》可以看出,“夙惠”有“早年聪慧”的意思。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2)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届湖北黄冈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田氏①祖②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③。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而生⑥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⑦为人生之?且蚊蚋(读音ruì,吸血昆虫)囋(读音zǎ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③响:回响,回声。④类:种类;物类。⑤迭:交替地,轮流地。⑥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⑦本:本来,原本。
解释加点的实词。
(1)增其旧(2)或二者之为(3)众客·之如响(4)中·有献鱼雁者
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天之于民厚矣 C.齐田氏祖于庭 D.预于次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甲】文段抒写了范仲淹______________的报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填写)。【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