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节俭、廉政、实干兴邦是时代热点话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他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汉景帝曾先后三次下诏书痛斥吏治腐败。汉景帝对贪赃枉法的罪犯处理很严。他规定:官吏收受贿赂,要没收财物并治罪,参与投机经营的也按贪赃枉法处理。
材料二:秦始皇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设置三公,分工明确。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加强对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子弟监察,严禁他们为非歹。
材料三:明太祖十分注意抑制豪强,整顿吏治。明太祖禁止繁文虚词。有一次,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书言事,明太祖叫人来读,读到6370字时,听到的还是全是空话,气得叫人把茹太素打了一顿。第二天读到16500字,才涉及本题。报告讲了五件事情,其中四件可行,太祖马上命人实行,并表扬茹太素是忠臣。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文帝景帝怎样的执政理念?简析西汉初年,文帝景帝调整统治政策的原因。
(2)材料二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监察百官的官职是什么?汉武帝加强对地方官监察建立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反映了明太祖怎样的执政朝风?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廉政建设具有怎样的变化特征?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启迪?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材料四: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1)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内部包含了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大矛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回答秦、唐、明、清四个朝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情况。
(2)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在地方行政制度建设上,秦朝和元朝各有何开创性的贡献?
(3)依据上述回答指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两大矛盾的发展趋势。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国外改革的历史,推进中国的改革向深层次发展,九年级(2)班组织了一次有关改革问题的探究。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同学们通过一定的途径收集到了以下图片资料:

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的改革家进行了一次改革,与其同一时期的日本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从这两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改革对两国的影响有什么共同之处?
(2)图二的改革家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该国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请问他的探索具体是指什么?
(3)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体现在何处?
(4)图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他的指引下,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34年的起点是什么?
(5)学习历史最终目的是获得感悟,启迪今天。从这次探究“改革之路”的班会活动中,你获得了哪些启迪?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
步骤一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
(1)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和“盛世”。(至少两例)
(2)“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 ,他修建的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思想言论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兼爱”“非攻”
“仁政”“民贵君轻”
思想家



步骤二体验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结合上面三幅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问题?
(5)“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浩劫,请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步骤三感悟历史,描绘“和谐”人生
(6)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人类仍面临着许多不和谐问题。对此应该如何做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和谐,谈谈你的设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着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38~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表

时间
铁路里程(单位:英里)
1838年
500
1850年
6600
1870年
15500

材料四资本主义在它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创造的生产力远远超过了以前几个世纪的总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工业布局的新变化;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都对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写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性发明。
(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蒸汽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写出引起“英国铁路里程变化”的交通工具的名称。它的发明者是谁?
(4)以上材料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