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中美关系】
材料一: 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二:奥巴马在总统竞选成功的讲话说:“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当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看到了一个民族通过新政、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的感战胜了恐惧。……当日本的炸弹投降珍珠港,暴政威胁着这个世界时,她见证了一代人强大,见证了民主得到了捍卫。”
⑴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⑵材料二中提到的“经济大萧条”开始于哪一年?面对珍珠港事件进行反击的美国总统是哪位?
⑶20世纪以来,中美两国之间有合作也有对抗。请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美关系中各举一个合作、对抗的典型事例。
合作:
对抗: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美国南北战争 南宋和金的对峙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地新华中学的同学围绕“中日交往”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小明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帮助整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众所周知,中日两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1)日本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最终摆脱了这段“不幸的历史”?(4分)
材料二: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标志着中日关系开始打破政治僵局;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日的“融冰之旅”,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的“暖春之旅”,进一步增强了两国人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2)结合日本对侵华战争的认识,谈谈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三:中日两国交往一览表

时间
双边贸易额(亿元)
人员往来(万人)
友好城市(对)
1972年
11
——
0
2006年
2073
480
233


(3)据上表,用一句话概括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1分)
(4)请结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帮小明同学为即将召开的主题班会拟定一个最贴切的题目。(1分)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请回答:
(1)图一的火车机车是谁发明的?它以什么作为动力?这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请写出这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问。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由谁领导的?英国以此事件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哪一侵略战争?英国发动这次侵略战争与图一反映的工业革命之间有何联系?
(3)英国通过这次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什么 内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这次侵略战争的目的? (4分)
(4)这次战争的失败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魏源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一主张出自他的哪一著作?(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材料二:这位身材不高、有这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爪干步”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科三:“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帷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是一种无名的、映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届总统就职演说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位先生”应是谁?他领导了哪一场战争?战争胜利后,他主持制定了哪部宪法?
(2)材科二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总统”是谁?当时该国岀现了什么“恐惧”状况?为战胜“恐惧”,这位总统实施了什么政策?
(4)根据以上四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科技引领时代,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武器最早出现于哪一场战争?它的动力装置来自于哪次科技革命?西方国家在这次科技革命中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并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请指出其中一场侵华战争名称?
(2)图二采用了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为紧跟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步伐,根据图三科学家的建议,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了什么计划?请举一例说明我国在实施这一计划期间,航空领域取得的成就。
(4)根据上述信息,谈谈科学技术与国家综合实力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民族,追梦之路。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无数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中国梦。
材料一:【碎梦】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追梦】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康有为的梦想:“近采(采纳、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
孙中山的梦想:“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张謇的梦想:“救国为目前之急,……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材料三:【圆梦】人们说“从抗战结束后,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始了与国民党军队艰苦的四年解放战争的历程,最终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四:【中国梦】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
阅后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岀这场战争是那一年爆发的?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康有为、张謇为实现梦想分别提出什么救国方案或主张?请你归纳近代先进中国人追寻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1948年开始,为圆“独立梦”,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采取了哪些军事行动?(至少回答出2次,2分)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如何实现“中国梦”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