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中美关系】
材料一: 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二:奥巴马在总统竞选成功的讲话说:“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当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看到了一个民族通过新政、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的感战胜了恐惧。……当日本的炸弹投降珍珠港,暴政威胁着这个世界时,她见证了一代人强大,见证了民主得到了捍卫。”
⑴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⑵材料二中提到的“经济大萧条”开始于哪一年?面对珍珠港事件进行反击的美国总统是哪位?
⑶20世纪以来,中美两国之间有合作也有对抗。请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美关系中各举一个合作、对抗的典型事例。
合作:
对抗: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美国南北战争 南宋和金的对峙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
(1)7世纪日本的“大化改新”吸收了哪个国家的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近代中国,日薄西山的大清王朝也曾西学自救,请举例说明
(3)1980年,中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其中, “近现代五口通商口岸、新时期首批特区窗口”指的是哪一个城市?这一措施和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里的道路铺设很差,稍有点水就变得湿乎乎的,由于用大量的牲口车运水以及岛内多雨,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于是形成大量恶臭的污泥……他们从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积极从事商业贸易。通过海洋和泰晤士河,各种货物可以运入伦敦,又可以从这里运到其它目的地。”
——意大利商人伦敦旅行见闻录(1497年)
材料二“在中世纪中期,西欧各国的城市如雨后春笋,增加很快……当时大多数城市的人口也很少,一个典型的城市,居民通常不过五千到一万……城区面积不大,房屋拥挤,街道狭窄……”
——杭州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材料三“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恩格斯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世纪西欧各国城市如雨后春笋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具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不得照抄原文,可摘抄关键词,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西欧的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见图2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如图,图3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
材料三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
小岗生产队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交售粮食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30000斤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
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2年中国土地制度和1979年中国土地制度的相同点

和平交流是文明传播的主要方式,其典型例子是亚历山大东征。
错误:
理由:

家住泉州的小林经常带外国商人去参观佛教遗迹清真寺,收入丰厚。
错误:
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