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
| 试管编号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 处理方法 | 
   馒头碎屑 | 
   馒头块 | 
   馒头碎屑 | 
   馒头碎屑 | 
  
| 2ml唾液 | 
   2ml唾液 | 
   甲 | 
   2ml唾液 | 
  |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
| 温度 | 
   37℃ | 
   37℃ | 
   37℃ | 
   100℃ | 
  
(1)1号在整个探究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
(2)表格中“甲”处应加             。
(3)一段时间后,向四只试管内分别滴加两滴碘液,震荡观察,预测      号试管未变蓝,说明                                                                 。
(4)如果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          号试管研究。如果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馒头的影响,应选用          号试管研究。
(5)实验中的37℃适于唾液中            酶活性的发挥,将淀粉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糖,受到胰岛分泌的           的调节。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
 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有的运走耗尽。
 (2)开启抽气泵后,外界空气将经过浓氢氧化钠溶液并进入叶片所在的玻璃瓶。这样,瓶内的叶片与瓶外的叶片形成一组,其变量是。
 (3)装置在光下3小时后,摘下瓶内外叶片。为了检验叶片是否进行光合作用,至少还要经过用酒精脱色及用染色两个步骤,其中用来进行酒精脱色的是加热装置,脱色后叶片将变为色。
 (4)染色后,预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5)该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是:。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碎屑适量 |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2ml唾液 |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充分搅拌 |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100℃水浴保温10分钟 |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
 (4)如果进一步探究“温度会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应选用     两只试管
 进行对照实验。
七年级1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时,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但不搅拌。
 将3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变化。请问:
 (1)1号试管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__________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
 (2)2号试管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3)3号试管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 
 (4)该实验成功可以说明淀粉在消化道的_________开始被消化。
取三支试管A、B、C、各装入2毫升淀粉糊,再将2毫升清水加入A试管、各2毫升唾液加入B和C两支试管,再向A和C试管中滴入一滴稀碘液,振荡使其反应充分,据图回答。
 (1)鉴定淀粉所特用的试剂是。
 (2)淀粉糊不变蓝的是试管,这是因为。
 (3)A试管的变色情况是,,这是因为。
 (4)C试管的现象说明。
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的问题: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实验器材: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
 实验方案:
 Ⅰ.取相同的2个培养皿,编号l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Ⅱ.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人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Ⅲ.每天向l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Ⅳ.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实验假设是____。
 (2) 设计2号实验的目的是,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乏。
 (3) 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能否说明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4) 想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必须对原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l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2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