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
义猴之墓
某山隅①有一老圃②,早失偶,惟一女远适③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④,而不离不逸⑤。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⑥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葬,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僵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节选自《杏林集》)
【注释】①隅:角落。②圃:种园子的人。③适:女子出嫁。④掣:牵。⑤逸:逃跑。⑥颔:点头。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某山隅有一/老圃 | B.惟一女远适/他乡 |
C.每逢五必哭/祭 | D.未三月/而僵卧坟间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如是者五年 (2)老者家徒壁立
(3)姐引之去 (4)仍牢守故宅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有哪些细节体现了义猴之“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解释下列各组句中的画线词。(3分)
⑴臣未尝闻也() ⑵休祲降于天()
⑶秦王怫然怒( ) ⑷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⑸非士之怒也( ) ⑹秦王色挠(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专诸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⑵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从文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2分)
列举我国历史上除唐雎之外的一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1分)
⑴人物事迹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完成小题。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王恭的族叔。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因语恭()②即举所坐者送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的品德。
阅读下面一篇课内文言文,完成完成小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1) 余挐一小舟()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的“独”有什么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①谓人曰:‘予子冠履②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③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注释】①今:若,如果。②予子冠履:给你帽子和鞋。③一言:指一句关系到正义与不正义的话。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或短语。(4分,任选4个作答)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⑵故不为苟得也()
⑶贤者能勿丧耳()⑷子为之乎?()
⑸必不为,何故()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⑵万事莫贵于义也。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⑤香港义工阿福在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为抢救六名被困师生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②④⑤ | D.①②⑤ |
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请择用两文中的原句回答下面问题:
【甲】文用“”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乙】文用“”论证了“万事莫贵于义”的观点
攘鸡
今有人日攘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日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②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①攘:偷。②斯:连词,那么,就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是非君子之道()②日攘一鸡()
③或告之曰()④然后已(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