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有色金属,但粗镍中一般含有Fe、Cu及难与酸、碱溶液反应的不溶性杂质而影响使用。现对粗镍进行提纯,具体的反应流程如下:
已知:
①2Ni2O3(黑色) 4NiO(暗绿色) + O2↑
②
物质 |
CuS |
Cu(OH)2 |
Ni(OH)2 |
NiS |
Ksp |
8.8×10-36 |
2.2×10-20 |
5.48×10-16 |
3.2×10-19 |
根据信息回答:
(1)28Ni在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镍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表明镍的浸出率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升高镍的浸出率增大,但当温度高于70℃ 时,镍的浸出率又降低,浸出渣中Ni(OH)2含量增大,其原因为 ;
(2)在溶液A的净化除杂中,首先将溶液A煮沸,调节PH=5.5,加热煮沸5min,静置一段时间后,过滤出Fe(OH)3。为了得到纯净的溶液B还需要加入以下物质 进行除杂(填正确答案标号)。
A、NaOH B、Na2S C、H2S D、NH3﹒H2O
(3)已知以下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NiC2O4>NiC2O4·H2O> NiC2O4·2H2O。则操作I、II名称是 、 ; 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
(4)1molE经上述流程得到纯镍,理论上参加反应的氢气为 mol。
(5)测定样品中的镍含量的基本思路是将Ni2+转化为沉淀,通过测量沉淀的质量进一步推算Ni含量。已知Ni2+能与CO32-,C2O42-、S2-等离子形成沉淀,但测定时常选用丁二酮肟(C4H8N2O2)作沉淀剂,生成分子式为C8H14N4O4Ni的鲜红色沉淀。从实验误差角度分析主要原因为: 。
已知A是乙烯,B、C、D、E均为常见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
(1)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2)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物质有______(填字母)。
(3)在图示转化关系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填序号)。
(4)A、B、C三种物质的摩尔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5)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2)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3)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分)
苹果酸()常用做汽水、糖果的添加剂。
写出苹果酸分别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Na ______。(2)Na2CO3 ______。(3)CH3CH2OH(H2SO4,△) _____。
A、B、C、D、E、F、G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E同主族,D、G同主族。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甲和乙,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B元素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D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A、C、E三种元素的符号:
A, C, E。
⑵甲、乙两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填分子式)。
⑶ C、D、F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填离子符号)。.
⑷在气态单分子化合物FG3中元素F的杂化方式为:杂化,FG3的空间构型为。
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元素。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晶体片段结构如图所示。每个氮原子都通过3个单键与其它氮原子结合并向空间发展构成立体网状结构。这种高聚氮的N-N键的键能为160kJ/mol,而N2的键能为942kJ/mol。
⑴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固态高聚氮爆炸成氮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⑵N≡N的键能为942 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247 kJ·mol-3,计算说明N2中的键比键稳定(填“”“
”)。
⑶Li3N晶体中氮以N3-存在,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
⑷2008的秋天,毒奶粉事件震惊全国,这主要是奶粉中含有有毒的三聚氰胺
()。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所有氮原子采用sp3杂化
B.一个分子中共含有15个σ键
C.属于极性分子,故极易溶于水
D.形成的晶体熔点较高
⑸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N60、Si60、KnC60等,C、Si、N、K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