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 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
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0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葡萄糖溶液,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葡萄糖溶液,分别每组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果见下表:
| 组别 |
A组 |
B组 |
|
| 注射溶液类别 |
含1.83%醋酸铅的 葡萄糖溶液 |
含3.66%醋酸铅的 葡萄糖溶液 |
|
| 血红 蛋白 含量 |
初始测量 |
60 |
61 |
| 第一次(g/L) |
53 |
50 |
|
| 第二次(g/L) |
47 |
40 |
|
| 第三次(g/L) |
35 |
29 |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将10只家兔用_______________,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3)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在 与氧结合。
A.肺泡 B.组织细胞 C.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D.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4)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
(5)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 。
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共5分)
(1)家鸽的身体呈型,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利于飞行动作。
(2)飞行器官发达:前肢变成了,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胸部有很突出的龙骨突,有发达的,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消化系统把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随粪便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可以,利于飞行。
(4)鸟呼吸时,除了肺这一器官外,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
取两个罐头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放入5条蚯蚓,观察两瓶中蚯蚓的生活状况。(每小题3分,共12分)
(1)你看到哪一瓶中的蚯蚓逐渐不蠕动了?
(2)本实验中的变量是。
(3)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4)在本实验中为什么要设置乙瓶?
(5分)实验探究:
背景:在大白菜、卷心菜、小白菜等蔬菜的叶上,常能看到一些深绿色的小肉虫,这就是菜青虫,它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设计实验:
(1)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2)找到菜青虫的卵后将菜青虫的卵做隔离饲养。
(3)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叶、菠菜叶等,看看菜青虫更趋向取食何种食物。
在这一步中作为实验组的叶片是叶片,
对照组的叶片是。
预期结果是;爬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片的菜青虫数量多.
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请回答探究动物绕道取食的几个问题:
资料背景:“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如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尝试,遭受许多轻 微的电击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 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
(1)提出问题:动物能否。
(2)作出相应的假设:动物。
(3)如果用鸡做实验,发现通过l8次的“尝试与错误”后,取到食物。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是:动物经过多次“”后取到食物。
(4)如果增加实验中的障碍,预计鸡绕道取食所经过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会 。
(5)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把鸡换成狗做实验,其经过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是否一样?
。这说明了不同的动物。
请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运走耗尽),然后将这两个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分别从两个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从装置中取的叶片。
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2)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作用。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散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