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人体内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参与对关节的攻击,引起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能与TNF结合,竞争性地抑制TNF与其受体结合.,而椰只有在与其受体结合后才能产生对关节的攻击作用,因此有医学专家利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西雅图的目标遗传公司(TGC)将编码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基因导入相关病毒(从V)中,再把AAV直接注射到病人的关节中,这样相当于送给病人一个持续不断地提供舯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定点仓库",从而能长期有效地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1)人体的免疫系统能通过释放TNF等而杀伤肿瘤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从资料中可知;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 病。
(2)一旦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与TNF结合,TNF便不能与其受体结合,原因是 。
(3)在该治疗方案中,AAV的作用是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基因导A~AAV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是 。
(4)2007年,在接受这种治疗的美国人中,有一例因为严重的感染而死亡,使人们格外关注这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基因治疗技术还处在初级阶段。在饱受慢性病的痛苦和接受存在一定危险性的治疗方法之间,如何做才是符合病人利益和伦理道德的?
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
(1)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A、a位于__ __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__ __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___ _染色体上。(填“常”“X”“Y”或“X和Y”)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在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4)另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它们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①两品系分别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和d1基因所致,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②一个品系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基因所致,另一品系是由于E基因突变成e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即为黑体,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或图丙所示。为探究这两个品系的基因组成,请完成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I.用______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型为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否则,再用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
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
I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
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在植物向性生长中对生长素(IAA)的作用,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BR作为植物激素,与IAA共同____ ___植物的生长发育。
(2)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拟南芥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 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上述实验均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目的是_____ 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______ __。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________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_____ __,说明_______ __。
(3)IAA 可引起G酶基因表达,G酶可催化无色底物生成蓝色产物。科研人员将转入G酶基因的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用含有无色底物的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野生型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分布于分生区和伸长区,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仅分布于_________,说明BR影响IAA的分布,推测BR能够促进IAA的___________。由于重力引起水平放置的幼苗主根中近地侧和远地侧IAA浓度不同,________侧细胞伸长较快,根向地生长。
(4)为验证上述推测,可进一步检测并比较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细胞中_________(填“IAA合成基因”或“IAA极性运输载体基因”)的表达量,若检测结果是野生型植株主根细胞中该基因表达量_____BR合成缺陷突变体,则支持上述推测。
Ⅰ.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由甲图可推知,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写出两种),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
(2)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________mg。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的浓度,C点将向________(左或右)移动。
Ⅱ.图l、图2是不同绿色植物利用CO2的两条途径.表格3是科研人员测定的烟草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叶室CO2浓度为390mmol·mol―1)相关的实验结果。
温度/℃ |
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 O2·m―2·s―1 |
光补偿点/μmol·m―2·s―1 |
光饱和点/μmol·m―2·s―1 |
呼吸速率/μmol O2·m―2·s―1 |
17 |
11.6 |
18.7 |
2101.6 |
0.85 |
20 |
12.1 |
24.2 |
1603.8 |
1.12 |
25 |
11.5 |
33.4 |
1726.5 |
1.49 |
30 |
9.8 |
59.7 |
2752.9 |
1.95 |
35 |
6.9 |
57.6 |
1429.5 |
1.68 |
表3
(1)图1与图2中①过程称为 ;图1与图2所代表的植物更适宜于在高温、低浓度CO2环境生活的是 (填“图1”或“图2”)。
(2)根据表格3分析:
烟草生长的适宜温度约为 。此温度条件下,当光照强度达到饱和点时总光合速率为 。要测得此总光合速率,至少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温度为20℃的____ __条件,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1603.8μmol·m―2·s―1的密闭环境中,并在装置中放置___________溶液,所得数值为____________的差值。
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一表示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图二为Ⅱ2体细胞中控制甲乙两病的基因所在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示意图。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Ⅱ1与Ⅱ2的后代中,理论上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有___________种(考虑性别);III5与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
(3)III7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甲病致病基因最初来源于I代的______________。若III7的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异常生殖细胞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父方/母方/父方或母方)。
(4)请在图二中对Ⅱ2的基因组成进行标注定位。
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P、p和Q、q共同控制,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根据信息请分析:
(1)基因P、p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豌豆花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
(2)杂交组合①中F2紫色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其中杂合子所占比值为___________。
(3)选出杂交组合②中的F2紫色花植株,自然状态下,其F3中花色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
(4)在杂交组合②中,让F1一株紫色花植株测交,后代中白色花植株占____________。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出该测交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