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1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
(2)如图2所示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
(3)如图3所示是小华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小华在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路程(cm) |
运动时间(s) |
平均速度 |
s1=90 |
t1=3 |
|
s2=40 |
t2=2 |
|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用金属片使小车停止,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两只灯泡均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
(1)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一定是发生了;(选填“断路”或“短路”)
(2)若故障只发生在两只灯泡上,小明同学找来了一只完好的电压表,将它并联在灯泡L1两端,闭合开关S,观察电压表。若电压表无示数,则说明故障发生在灯泡上。
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块的密度。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在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先用镊子把游码轻轻拨至标尺左侧零位,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侧调节,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将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并向右盘添加砝码及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g。把金属块放在装有30cm3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1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
(1)应选择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
(2)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 __造成的;
(3)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像;
(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__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_____________(填 “上”或“下”)移动。
(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_______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4)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时 ______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5)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前面”或“后面”)
现在实验室有调节好的托盘天平一架(带砝码),平底试管一个,足量的沙子,小勺一把,符合要求的量筒中装有适量的水等器材。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平底试管在水中漂浮时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
要求:⑴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⑵设计实验记录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