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

(1)为了测定纸锥下落的快慢,小明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如图甲所示.再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AC之间的距离是          cm.由照片可知,纸锥下落到B位置时受到的空气阻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纸锥下落到C位置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已知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照片的缩放比例为1:30,则纸锥经过B位置时的实际速度为         m/s. (2)实验中,小明还发现不同纸锥由静止释放下落相同高度所经历的时间不同.通过观察分析,他猜想这可能与纸锥的锥角、锥边的长度、纸锥的质量以及纸面粗糙程度有关.于是他利用同一规格的纸张按相同的方法制作纸锥:先裁剪出一个圆, 再剪下一个缺口,最后用胶水将缺口两边粘合住,制作了a、b、c三个不同的纸锥,如图乙所示.其中锥边r1>r2=r3,锥角α123
①为了研究纸锥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与纸锥锥边长度的关系,小明应选择纸锥         (选填“a”、“b”、“c”)来进行对比实验.
②在研究纸锥下落的时间与纸锥锥角的关系时,小明将a、c两个纸锥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落到地面,用秒表分别测出两纸锥下落的时间,再进行比较总结,得出结论.请你评估小明的实验方案并在现有器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评估意见:                                                        
改进方法: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_的关系.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选填“大”或“小”);
(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__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_______m/s。(每格为1s)

同学们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如图所示,当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同时,用相同的力敲击,则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当伸出桌外的长度相同时,用不同的力敲击它,则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