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分) 某矿样含有大量的CuS及少量其它不溶于酸的杂质。实验室中以该矿样为原料制备CuCl2·2H2O晶体,流程如下:
(1)在实验室中,欲用37%(密度为1.19 g·mL-1)的盐酸配制500 mL 6 mol·L-1的盐酸,需要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2)①若在实验室中完成系列操作a。则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 (填下列各项中序号)。
②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蓝色)+4Cl- CuCl42-(黄色)+4H2O。
欲用实验证明滤液A(绿色)中存在上述平衡,除滤液A外,下列试剂中,还需要的是____ (填下列各项中序号)。 a.FeCl3固体 b.CuCl2固体 c.蒸馏水
(3)某化学小组欲在实验室中研究CuS焙烧的反应过程,查阅资料得知在空气条件下焙烧CuS时,固体质量变化曲线及SO2生成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CuS矿样在焙烧过程中,有Cu2S、CuO·CuSO4、CuSO4、CuO生成,转化顺序为下列四阶段:
第①步转化主要在200~300oC范围内进行,该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
②300~400oC范围内,固体质量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上图所示过程中,CuSO4固体能稳定存在的阶段是__________(填下列各项中序号)。
a.一阶段 b、二阶段 c、三阶段 d、四阶段
③该化学小组设计如下装置模拟CuS矿样在氧气中焙烧第四阶段的过程,并验证所得气体为SO2和O2的混合物。
a.装置组装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气密性检查,请写出检查A-D装置气密性的操作 __________ 。
b.当D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时,便能说明第四阶段所得气体为SO2和O2的混合物。你认为装置D中原来盛有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 溶液。
c.若原CuS矿样的质量为l0.0 g(含加热不反应的杂质),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温度在760oC左右持续加热,待矿样充分反应后,石英玻璃管内所得固体的质量为8.4 g,则原矿样中CuS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每空2分,共14分)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1-、OH-、NO3-六种离子。
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对于该两厂的废水,可采取下列两种方法来处理。
(1)如果在废水中加一定量(选填:活性炭或铁粉),可以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并且能够回收其中的金属(填写金属元素符号)。
(2)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写出两个离子方程式:;。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可用来浇灌农田。
(每空2分,共12分)用18mol/L 浓硫酸配制100 ml 3.0mol/L 稀硫酸,步骤如下:
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稀释,转移④洗涤,再转移⑤定容、摇匀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填序号)
(从下列规格中选用 A. 10ml B. 20ml C. 50ml D. 100ml)
(2)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
A. 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
B. 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C. 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
D. 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
(每空2分,共12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100mL的容量瓶准确量取100mL液体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时,NaCl放在称量纸上,称量NaOH固体时,NaOH放在小烧杯里
(2)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下列仪器中: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量筒⑦燃烧匙。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其中根据物质沸点不同来分离物质的仪器是。
(3)用适当的试剂或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的少量杂质,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
FeCl3中混有少量FeCl2;
固体 Na2CO3中混有少量NaHCO3。
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
反应物 |
催化剂 |
① |
10 mL 2% H2O2溶液 |
无 |
② |
10 mL 5% H2O2溶液 |
无 |
③ |
10 mL 5% H2O2溶液 |
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 |
④ |
10 mL 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
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 |
⑤ |
10 mL 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
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 |
(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5% H2O2溶液的pH约为6,H2O2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实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某学生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 mL待测硫酸配制100.00 mL稀H2SO4溶液;取上述稀H2SO4 25.00 mL用0.14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消耗NaOH溶液15.00 mL。
(1)该学生用标准0.14 mol·L-1 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00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E→ C →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②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____________。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_________。
(3)配制准确浓度的稀H2SO4溶液,必须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写一种)_________。
(4)如有1.00 mol/L和0.10 mol/L的NaOH溶液,应用 ____________的NaOH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
(5)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下图)
(6)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稀H2SO4溶液浓度测定值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计算结果到小数点后二位)。